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叫板台积电!三星2nm良率大幅提升

2025-09-03 16:27

(来源:半导体前沿)

根据韩国媒体ETnews引用市场人士报道表示,随着三星2纳米良率的进一步提升,三星晶圆代工部门正在准备量产下一代旗舰级移动处理器Exynos 2600,预计将采用三星自家的2纳米制程技术,这似乎也意味着三星即将解决良率问题。

根据之前的消息显示,三星2纳米节点制程的初期良率低于30%,但是其正全力投入良率的改进的作业,目标是年底将2纳米节点制程的良率提高到70%。 其中,新散热器零件的加入,有望解决Exynos 2600现有的散热问题,还透过三星晶圆代工制成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Exynos 2600目前正在进行性能测试,是否应用于三星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S26系列上,预计会在将会在2025年第四季决定。

报道指出,采用2纳米节点制程的Exynos 2600将会采用2个超大核心,加上6个运算大核心,在Geekbench 6跑分软件中的单核心跑分约为2,950分,多核心跑分约为10,200分。 而且,还集成了的 Xclipse 960 GPU,其在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中可达到约 5800 分的成绩,在 GFXBench Aztec Ruins 中可能达到约 85 FPS。 总体来看,三星Exynos 2600的CPU性能有望相比前一代大幅提升30%以上。

事实上,三星一直在努力扭转其晶圆代工厂所面临的良率困境。先前以3纳米GAA技术制程打造的Exynos 2500,已经被自家的Galaxy Z Flip 7所采用。 同时,三星近期还赢得了特斯拉采用2纳米节点制程的人工智能芯片的代工订单。 接下来的Exynos 2600有望成为首个采用三星2纳米节点制程的芯片,这也将成为决定其2纳米节点制程能否顺利为特斯拉代工,并吸引其他客户的关键。

报道指出,如果基于三星2纳米节点制程的Exynos 2600成功量产,并在Galaxy S26系列上获得成功,其有望拿下部分高通的2026年旗舰芯片的代工订单。 目前高通最新的骁龙8系列旗舰芯片正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纳米节点制程来生产,每片晶圆的成本可能高达18,500美元。 而且,台积电还正在推动将3纳米节点制成家族的单价上涨计划,三星期望在此背景下,成为吸引客户的第二供应来源。

根据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资料显示,台积电已经拿下了全球87%的5纳米及更先进节点制成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拥有极强的定价权。 如果没有其他可选的供应商,那么高通等芯片厂商将被迫接受台积电的涨价。 所以,对于高通等芯片厂商来说,如果想要降低晶圆代工成本,那么就需要实现晶圆代工供应链的多元化,这是三星和高通等芯片设计大厂的共同利益所在。

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会议背景

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对芯片性能和良率有直接影响,是半导体制造的第二大耗材,占比约14%。2025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近300亿,且保持每年10%的增长。

追随空气化工、林德、液化空气、大阳日酸等国际企业的步伐,国内电子特气企业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南大光电中船特气雅克科技等纷纷取得突破。国内企业已经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产品进入台积电、美光、中芯国际等国际头部晶圆厂供应链。然而,高端前驱体和光刻气等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全球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作为重要市场,亚化咨询预计2028年半导体前驱体市场将达12亿美元。主要受益于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先进制程的需求。伴随中芯、华润、华虹、长江存储、长鑫、等本土晶圆厂扩产,国产前驱体在纯度、定制化解决方案领域替代空间巨大。国内龙头企业雅克科技、南大光电、正帆科技发展迅速,厦门恒坤、上海至纯等在前驱体领域也不断推进。 

2025电子特气与半导体前驱体论坛(AESG2025)将于11月5-6日在苏州召开。会议由亚化咨询主办,金宏气体等企业战略支持。将探讨电子特气与前驱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搭建产学研平台,聚焦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供应链安全与合作,推动半导体核心材料跨越式发展。

会议主题

  • 全球与中国半导体发展的材料需求

  • 半导体特气国产化进程与高端市场突破

  • 电子特气与前驱体在晶圆厂的认证

  • 金属/金属氧化物/硅基前驱体与掺杂材料技术

  • 从实验室到量产:电子气体与前驱体的产业化

  • ALD/CVD前驱体材料的国产化现状与未来方向

  • ArF/DUV/EUV光刻过程中的气体纯度与控制技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