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空间共用、资源共享、共演共练!铜仁政企共建破解基层应急难题

2025-09-03 14:00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积极探索“政企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响应能力,为生态敏感地区统筹发展与安全提供了宝贵经验。

铜仁市位于贵州东部,与湖南、重庆接壤,境内乌江、舞阳河、锦江、松桃河等重要河流纵横交错,沿线化工、涉重企业较多,环境风险防控压力大。

自2012年成功处置万泰锰业泄漏引发的跨省污染事件以来,铜仁不断总结经验,却发现传统政府单建模式的局限:物资储备覆盖不足、设备老化、调运效率低,难以满足“第一时间响应”需求。

为破解这些难题,铜仁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推动政企合作,与中国石化铜仁分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创新建立“空间共用、资源共享、共演共练”三共机制。利用企业闲置的1000平方米库房,政府投入11类关键应急物资,企业中石化开放自有70余类物资,实现物资统一存储、协同管理。这一举措节省政府建设资金约380万元,年降低运维成本20万元以上,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双方明确“资源共享、谁用谁补”原则,建立常态化演练机制。企业参与政府应急演练,政府提供技术支援,共同提升实战能力。今年7月,铜仁市碧江区发生油罐车泄漏事故,10吨油品外泄,依托共建应急库,拦污索、吸油毡等物资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突发事件得以及时控制,未造成次生环境污染。

目前,铜仁已初步形成“市级核心库(政府主导)+县级骨干节点(政企共建)+企业自储点”的三级环境应急物资网络,实现响应效率提升75%,调运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缺资金、缺场地、缺管理”的基层应急困境,也为西部多风险、弱财力地区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应急能力建设新路径。

下一步,铜仁市将继续深化“政企共建”机制,推动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实现“一图可视、一键调度”,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