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3 14:09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加速“智能化”“全球化”“生态化”布局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周倜然
8月29日,A股市场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出色,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大涨4.92%,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性分化日益明显。主要新能源车企的半年报也呈现出引人注目的变化——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领先、规模效应和全球化布局实现了高质量增长,而部分企业则陷入亏损困境;零跑汽车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猛增241%。
展望未来,行业将加速从“电动化”竞争转向“智能化”竞争,从“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布局”。
“新势力”突破与传统车企转型并进
日前,主要车企及造车“新势力”企业半年报相继出炉。
8月18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披露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半年度净利润为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公司营收达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提升至14.1%。销量方面,上半年,零跑汽车总交付量为221664台,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零跑汽车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销量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不仅降低了单位固定成本,还增强了公司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为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创造了条件。此外,作为国内“新势力”中唯一坚持全域自研的车企,核心部件自研比例超65%,这种垂直整合模式直接推动了成本控制。2024年,零跑每辆车的毛利从2023年的约555元激增至9163元,增幅达到16倍。
小鹏汽车则实现了总营收340.85亿元、同比132.51%的增长。
2025年1月至7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33906台,同比增长270%。其中7月单月交付36717台,创历史新高。海外市场累计交付21701台,同比增长174%。这些数据表明小鹏汽车的市场认可度和销售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其毛利率提升到17.3%,净亏损缩窄到4.8亿元,利润表开始修复。自动驾驶技术迭代、新车型体验提升,让市场对小鹏的“智能标签”认知更强。
赛力斯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传统车企方面,长安汽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36%,产品结构优化效应凸显。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盈利能力方面,行业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已降至低位,并在供需改善的背景下有望触底反弹。在估值方面,目前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枢以下,市场风格的切换使得新能源板块受到“反内卷”、辅助驾驶、固态电池及国际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预计后续将迎来估值的持续回升。
全球化智能化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8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创同期历史新高。乘联分会的最新预测显示,8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将创下新高,预计可达110万辆左右,渗透率将达到56.7%。这一增长将在新车上市、补贴政策和季节性需求上得到持续支撑。
近来,在国内市场需求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出海正成为众多中国车企的“第二增长曲线”。
零跑汽车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2025年前7个月以24980台的出口量稳居新势力品牌出海榜首。其中欧洲市场表现尤为亮眼,7月欧洲订单量超过4000台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5年6月底,零跑国际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等约30个国际市场建立了约600家兼具销售与售后服务功能的网点,其中欧洲超过550家,在亚太市场近50家。
2025年1-7月,长安汽车海外销量达34.88万辆,表明其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长安在全球规划巴西、埃及等20个海外工厂,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泰国的长安罗勇工厂投产。
比亚迪在海外积极建设工厂,以实现本地化生产。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新能源汽车工厂迎来了首车下线仪式。这座工厂初期产能为15万辆,未来有望扩展至30万辆,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电动车制造中心。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
同时,各大车企在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纷纷展开“研发竞赛”。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达到18.9亿元,同比增加54.9%,主要用于加大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智驾团队规模和算力资源投入均提升近100%。
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研发开支21.9亿元,同比增长48.6%,主要扩充产品组合以支持未来增长,与新车型及技术开发相关的开支增加。
赛力斯研发投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理想汽车预计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2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将超过60亿元。
长安汽车过去十年围绕新能源、智能化、前瞻技术领域,累计投入超1100亿元,实现全球有效专利超1.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100余件。
技术革命仍在加速,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2025年将成为“AI上车元年”,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系统,固态电池、智能驾驶、车网互动等技术正在路上。
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刘元海认为:“汽车智能化可能成为未来市场新的关注主线之一,产业拐点或将来临。国内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龙头都在加快汽车智能化战略的推进,从明年拟推新车型来看,后续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速度可能会更高。另外,今年二季度,汽车智能化核心公司业绩也开始体现,未来业绩成长空间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