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专用车出海新格局:从“产品走出去”到“标准链全球化”

2025-09-02 19:51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专用车正在成为“出海”新力量。面对国内市场增长趋缓与海外新兴市场需求释放,越来越多的专用车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专用车出口量达到5.21万辆,出口额达38.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6%和28.7%。车百智库报告《重新定义专用车:打造高价值、高增长、高技术含量的“商用车+”产业》(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专用车国际化发展向高技术壁垒、本土化迈进。

01

专用车企业加速走向海外

为突破市场增长瓶颈,众多专用汽车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寻求增量发展空间。2024年我国专用汽车出口量达5.21万辆,出口额38.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6%和28.7%。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整车海外产销规模有望突破1000万辆,其中新能源与智能化产品将成为出海核心驱动力。专用车企业需紧抓机遇,着力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向“标准链全球”的跨越升级,推动中国专用车与世界的全方位、全体系链接。

图表1 我国专用车出口量

数据来源:专用汽车SPV

02

出口版图持续扩张,呈现“市场覆盖广、新兴市场强劲、潜力区域多元”的发展态势

2024年,我国专用车出口目的地已扩展至19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潜力可观。其中俄罗斯、东南亚、中东及南美等新兴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2024年俄罗斯以6781辆的出口规模稳居首位,同比增长33.94%,出口额达6.51亿美元,同比增长8.68%。东南亚、沙特、阿联酋与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快速发展,专用车需求随之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以色列新能源专用车市场潜力巨大,欧洲市场虽设置技术壁垒,但通过认证后,产品出口将获得显著溢价空间。

图表2 2024年专用车出口主要地区及出口量

数据来源:专用汽车SPV

03

专用车国际化发展向高价值、高技术壁垒领域迈进

过去,我国专用车出口以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基础车型为主,如普通货运卡车、简易环卫车辆等。随着全球市场对专用车性能、安全性与智能化要求的持续提升,传统依托成本优势的竞争模式逐渐难以为继,高价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更易获得国际市场青睐。例如,中联重科依靠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不断突破海外市场,2025年一季度国际化业务占比超过55%,其高空作业机械车实现中国品牌高端高空作业装备在欧美市场的突破,出口的58米段、68米段产品成为当地最高米段臂车,RS1304拖拉机产品交付泰国KTIS集团,打破欧美农机在当地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

04

本土化策略重构专用车国际化发展范式,从产品输出向全链条本地化运营深度转型

专用车国际化发展正突破单一产品出口模式,通过制造、营销、服务全链条本土化,深度适配全球市场差异化需求。徐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等企业,通过海外并购与生产基地建设,快速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例如,中联重科以“端到端、数字化、本土化”战略为引领,实现海外生产基地的本地化产品生产以及营销与服务,显著提升品牌国际渗透力。三一重工构建起覆盖400余家海外子公司、合资公司及代理商的海外市场渠道体系,海外人员本地化率近70%。徐工机械为攻坚欧美高端市场,于当地设立生产基地,着力打造“本土化运营+后市场服务”生态闭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