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3 07:2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在文旅资源富集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金融活水正奔涌流淌,精准浇灌着文旅产业的繁花硕果。面对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呼伦贝尔金融监管分局在健全金融与产业对接、优化金融产品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将文旅产业打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张少恒 记者 赵修彬
广袤的北国疆土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宛如一颗镶嵌在绿绸上的明珠,草原与河流交织出大地的脉络。在这片文旅资源富集的北疆热土上,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着文旅产业,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破解融资难题,精准“滴灌”文旅产业
“这笔贷款真是雪中送炭!我们景区目前正处在改造升级的关键时期,资金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现在有了这笔资金支持,就如同给我们注入了强劲动能。我们可以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增加更多的旅游项目。”乌兰山景区负责人李凯激动地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文旅产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因其绿色低碳、产业链长,就业容量大,“一业兴”可带动“百业旺”的特点,成为各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宠”。但其轻资产特性导致企业融资时缺乏有效抵押物,而景区经营权、文化IP等无形资产估值难。文旅产业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融资难题往往像“拦路虎”一样,阻碍其发展。
对此,呼伦贝尔金融监管分局充分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当地金融机构精准施策,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工商银行呼伦贝尔分行创新开展文旅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一户一策”服务,为额尔古纳乌兰山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授信2500万元,高效提款1400万元。得到融资支持后,乌兰山旅游文化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其打造的“星空营地”“中俄边境草原油画”概念成功在各大社交平台出圈。2024年,景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度(放款前)同比增长11.6%。
“账上只剩37万元,设备定金下周要付120万元……”深夜的莫日格勒河景区办公室,文旅创业者王潞攥着财务报表的手微微发抖。窗外,实景演出《牧人史诗》的彩排灯光将草原照得通明,马头琴声与牧歌交织,却掩不住她眉间的焦灼。正在她一筹莫展之际,无意中看到了呼伦贝尔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致呼伦贝尔市小微企业的一封信》。信中介绍了“信易贷”平台,该平台目前已实现银行机构进驻60余家,发布金融产品近90款,2万多家经营主体实名认证,放款额度突破10亿元。各类经营主体仅需在平台实名认证,即可免费在线提交需求,平台即时推送至银行,全程“零跑腿、零费用”。她通过平台联系到了当地农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崔连祥。“我们新推出的‘乡旅贷’就是为您这种情况设计的。您去年客流增长42%,现金流稳定,完全符合信用贷款条件。”崔连祥坦言。3天后,50万元资金到账,民宿扩建工程重启,全息投影设备进场,草原上的金融“及时雨”让濒临停滞的项目重焕生机。
数字金融赋能场景,智慧文旅“触手可及”
“智慧收款服务确实给我们景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游客们在支付的时候,流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长时间排队等待,支付速度明显提升,这大大改善了游客的体验。而且对于我们景区来说,资金结算方面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每一笔款项都能准确无误地记录和统计,让我们对景区的财务状况有了更精准掌握。这种智慧化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运营管理水平,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根河国家湿地公园负责人朱博说。
根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呼伦贝尔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提升景区服务效率,方便游客消费,建设银行呼伦贝尔分行主动对接景区管理方,为其办理了聚合支付收款业务,实现了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的一体化收款,不仅简化了游客支付流程,还为景区提供了便捷的资金管理服务。
呼伦贝尔金融监管分局将支持文旅消费场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要求国有大型银行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建立“前期满足基础设施融资需求、中期帮助企业走上运营正轨、后期提供金融技术服务支持”的一站式、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呼伦贝尔市银行机构纷纷行动,积极对接文旅企业需求。工行呼伦贝尔分行凭借其技术优势,为乌兰山景区量身定制部署了智慧景区综合解决方案,集成了票务管理、聚合支付、数据分析及云服务等多项功能。2024年营业期间,景区通过工行系统完成的交易笔数突破30万笔,交易金额高达3000万元,数字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赢得了景区和游客的双重认可。邮储银行呼伦贝尔市分行则通过“税务模式”“发票模式”大数据产品,为当地畜牧肉食品公司发放1000万元贷款,支持其开发文旅伴手礼,带动牧民增收。建行满洲里分行还针对文旅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向其推荐“代发工资”“代缴社保”等线上服务。通过规范的用工数据积累,企业在后续有资金需求时,还可凭借稳定的用工记录申请“薪金云贷”,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实现了“金融服务与企业发展”的深度绑定。
保险护航,筑牢文旅“安全屏障”
“保险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兜底与信心赋能。”人保财险陈巴尔虎旗支公司经理白志海举例说,“莫日格勒河景区作为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我们为其量身定制了‘一站式’保险解决方案,涵盖财产损失、食品安全和游客意外伤害等内容,累计提供1.61亿元风险保障。”
在呼伦贝尔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保险机构为文旅活动撑起了“安全伞”。呼伦贝尔金融监管分局通过政策引导与监管支持,推动保险行业深度嵌入文旅场景,以专业力量护航经济与文化共兴。莫日格勒河景区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代表景点之一,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于2024年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约150万人次。人保财险呼伦贝尔市分公司与该文旅集团签订全域旅游战略协议,围绕其项目构建风险防护网,让草原的壮美与游客的安全并肩而行。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积极拓宽“体育+旅游”发展路径,践行“小城办大赛”,打造呼伦贝尔大草原体育超级IP,吸引更多体育爱好者来到这片广袤的草原,共同感受运动与自然融合的魅力,呼伦贝尔草原马拉松就是这一路径的生动实践。夏末秋初,风吹草低,野花摇曳,1500余名长跑爱好者齐聚草原,尽情奔跑在辽阔的草场,享受天地辽阔的风光和自由欢畅的体验。新华保险呼伦贝尔中心支公司冠名赛事并提供价值50万元的意外险保障,覆盖参赛人员与志愿者,为跑者、工作者及志愿者构筑安心赛道。保险业的主动作为,正为呼伦贝尔文旅经济保驾护航。从草原马拉松到鄂温克音乐节,从5A级景区到国际赛事,保险服务已嵌入文旅产业的每一处细节。未来,随着产品创新与保障升级,这片土地的文旅活力将愈发澎湃,安全屏障亦愈发坚实。
金融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呼伦贝尔大地迸发蓬勃生机。乌兰山的壮美日出、额尔古纳湿地的旖旎风光、莫尔格勒河的九曲十八弯,处处可见金融支持的印记。截至7月末,当地银行机构已累计为文旅产业提供信贷支持超19.58亿元,保险服务保障金额95.59亿元,金融业带动景区品质提升、企业活力增强、游客体验优化的作用不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