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3 08:15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撰文 龚 萱 本版图片由工行嘉兴分行提供
金融“活水”至,乡村气象新。
在8月初举行的2025嘉兴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上,工行嘉兴分行表示将围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政策包,以“四化一提升”推进金融服务,助力做好“强城市、兴村、融合”三篇文章,预计新增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支持500亿元。
工行嘉兴分行始终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深化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强化全方位支持保障,深入践行“全力促共富、工行下功夫”,持续推进“四化一提升”走深走实,在嘉禾大地上奋力书写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建设的工行篇章。截至2025年6月底,涉农贷款余额达1142亿元,较年初新增112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工行系统领先。
聚焦“城镇化” 助力农村更美
乡村要振兴,宜居宜业是底色。在嘉善县天凝镇的广袤田野间,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蓬勃上演。
今年初以来,工行浙江示范区支行金融服务团队深入天凝镇7个村进行调研,在深入摸排各村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需求后,依托普惠金融特色产品“村社e贷”,量体裁衣定制“一村一策”金融方案,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
据悉,“村社e贷”可精准对接天凝镇村集体“强基、富民”需求,如依托天凝镇麟溪村的特色雪菜农业产业基础,贷款资金定向支持杨庙雪菜产业配套设施升级,完善厂房周边道路、仓储物流设施,提升产业集聚效能;在天凝镇马塔塘村,农户利用贷款发展特色乡村大棚草莓采摘园,种植高品质特色果蔬,扮靓乡村生态,成功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天凝村则聚焦人居环境提升,“贷”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河道生态整治,打造水清岸绿的乡村景观。
从“量村定制”强基筑底,到“精准滴灌”富民兴业,工行示范区支行以“村社e贷”为支点,走出一条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贴合天凝镇实际的金融助农路。
工行嘉兴分行持续强化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依托“村社e贷”“农户e贷”等线上产品,加大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产业升级、乡村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城乡一体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目前,涉农重点产品“兴农贷”余额27亿元。
聚焦“产业化” 助力农业更强
走进嘉兴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人欢鱼跃”的产业升级图景。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原种场拥有青、草、鲢、鳙长江四大家鱼原种约3000组,也为上海、江苏、安徽等省份的其他良种场提供四大家鱼原种亲本和后备亲鱼。
近年来,原种场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意向打造“原种保护—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水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和示范场,进一步提升整体影响力。
浩大工程需要雄厚资金支持。工行秀洲支行结合“美丽浙江贷”政策,为企业开启绿色通道,成功为项目授信并完成部分贷款投放,后续可实现养殖尾水标准化处理和立体空间拓展,助力原种场进一步构建产学研销一体化平台,带动特色渔业产品集散交易。
眼下,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在嘉兴落地开花。西塘镇新型现代农业及农田提升项目、林埭和兴雅苑工程项目……工行嘉兴分行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绿水青山等重点领域,创新模式和服务,形成打通农业产业链堵点、提升价值链、激活产业潜能方面的强大推力,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截至8月末,已为34个项目投放67.68亿元。
聚焦“市民化” 助力农民更富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农民富裕富足。工行嘉兴分行积极探索金融赋能农民增收的新路径,让农民深度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和乡村发展进程,共享发展红利。
嘉兴平湖市创新开展“共富大棚”建设,通过整合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将农户、村集体、运营企业等多方力量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农民们则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或参与劳动生产等多种方式,实现稳定增收。
“我们总投入预计在2000万元,分两期实施,自有资金一下子就跟不上了。”承包项目的某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说道。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工行平湖支行迅速响应,安排专人跟进从开户、网银调额、白名单导入,到合同签订及提款的全流程,快速发放贷款600万元,为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体面就业和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后盾。
既要融资,也要融智。工行嘉兴分行创新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定制将金融产品与知识服务、技术服务打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协助乡村引入外部智力资源,促成产学研合作、产销对接,帮助农户精准定位、有序生产。同时,普惠金融先锋队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真实需求和痛点,积极为农户、农企提供服务,提升“融资”和“融智”的效率与覆盖面,建立起长期、稳固的信任关系,让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聚焦“特色化” 助力县域发展更快
工行嘉兴分行深谙“一县一业”“一镇一品”的发展之道,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精准疏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血脉,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劲金融引擎。
在嘉兴海盐,针对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因缺乏抵押物、信用记录不全导致的融资难,工行海盐支行创新推出“养殖贷”。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验证真实稳定的交易数据,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为养殖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短期周转资金,打通了产业链融资的“最后一公里”。
在“中国家纺重镇”海宁许村镇,工行海宁支行聚焦产业链成熟、年产值可观的家纺行业融资痛点,量身定制“家纺贷”。其纯信用、随借随还、低利率、长周期等优势,精准契合了当地超百家厂商“短、频、快”的融资需求,有效支持了家纺布艺产业,稳固了其家纺产业重镇的地位。
在水乡乌镇,工行桐乡支行通过实地调研,特别推出“民宿贷”,以民宿业主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供灵活的贷款额度和优惠的利率,能够快速解决民宿业主的资金需求问题,为擦亮江南水乡文旅“金名片”注入金融“活力”。
这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如同为不同县域特色产业量身打造了“金钥匙”,解锁了发展瓶颈,激发了内生动力,不仅做大了特色产业“蛋糕”,更显著提升了县域经济的辨识度与竞争力,为嘉兴全域乡村振兴注入了差异化的澎湃动能。截至7月末,该行已有特色方案13个,发放金额7.19亿元,惠及369个主体。
聚焦“服务能力提升”
增强金融服务便利性、可得性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普”与“惠”,在于服务的触手可及和满足预期。工行嘉兴分行持续优化服务网络,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切实增强乡村客群的金融可得性与满意度。
2025年6月末,嘉兴市乡村健康跑在海宁斜桥镇热力开跑。赛事紧扣“城乡融合看嘉兴 实干争先走在前”主题,以健康跑的形式将乡村旅游与打卡、集市巧妙串联,吸引了300余名跑友齐聚。工行嘉兴分行以首席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度融入嘉兴市乡村健康跑系列赛事,推动“普惠金融”与“健康奔跑”在嘉兴的乡野间同频共振。
这场别开生面的“下乡赶集”,是金融力量赋能赛事的生动体现。“通过将金融服务融入乡村健康跑,我们希望搭建起与乡村群众的沟通桥梁,让普惠金融服务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生活。”工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秉持着“金融为民”的初心,工行嘉兴分行还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线上依托“兴农通”App,为乡村市场GBC三端客户提供在线金融、兴农撮合、民生社保、农机培训、数字乡村等功能,线下立足“兴农通”服务点,让金融服务走出网点,融入乡村生活场景,面对面解决金融咨询、产品释疑等金融需求。目前,“兴农通”App已累计服务嘉兴辖内涉农客户73000余户,线下已设立服务点23个,有效提升乡村市场客群“金融+非金融”服务效率。
用脚步丈量城乡融合的美好图景,以金融行动践行服务民生的责任担当。工行嘉兴分行以“四化一提升”为笔,饱蘸金融“活水”,在嘉禾大地的乡村振兴画卷上精耕细作,让普惠服务悄然浸润着乡村振兴的沃土。
展望未来,工行嘉兴分行将继续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深化“四化一提升”内涵,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让金融甘霖滋养更多乡村沃土,持续擦亮“城乡融合发展看嘉兴”的“金名片”,奋力书写服务“千万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助力共同富裕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