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企业动态】深化全面建设有色行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中铝国际长沙院七十二载发展纪实

2025-09-02 16:17

从1953年江西赣州初创时的182人设计团队,到如今拥有1200余名员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单一的设计院所,发展成为集工程咨询、设计、总承包、监理、勘察、施工、装备制造、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72年来,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有色院”)始终与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同频共振,累计完成各类工程项目万余项,在矿山工程、有色冶炼、建筑工程等领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300余项,拥有有效专利500余件,主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百余部,业务遍及全球40余个国家,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进步的缩影与标杆。

长沙有色院办公楼

艰苦创业

奠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基石

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中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建设急需专业技术支撑。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中南分局设计公司在江西赣州成立,这就是长沙有色院的前身。建院之初,全院仅有职工182人,其中,技术干部115人、工程师18人,肩负起中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设计的重任;1954年迁至长沙后,正式定名为重工业部有色冶金设计总院长沙分院,成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型综合性设计研究单位之一。

初创时期,面对技术空白,长沙有色院一方面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迅速掌握有色金属矿山和冶炼厂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大胆开展自主实践。1957年,长沙有色院独立完成广州冶炼厂施工图设计,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的重有色金属冶炼厂;1958年,完成了我国首个大型露天矿山——江西德兴铜矿(2500吨/日)的设计工作,开创了我国大型露天矿山设计的先河;同年,完成株洲硬质合金厂(601厂)设计,奠定了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面对苏联专家撤走和技术封锁的双重压力,长沙有色院迎难而上,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1965年,长沙有色院在广东凡口铅锌矿设计中首创“巷道疏干法”,攻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的开采难题,使其成为我国地下金属矿山的标杆;1966年,成功引进英国铅锌密闭鼓风炉熔炼(ISP)技术,建成韶关冶炼厂,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应用ISP技术的单位。

这一时期,长沙有色院共完成大中型项目设计200余项,培养出我国第一代矿山与冶金设计专家队伍,初步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为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建设作出奠基性贡献。

改革腾飞

技术创新驱动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长沙有色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长沙有色院在多个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全球首座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广西平果铝土矿

在矿山工程领域,长沙有色院在广西平果铝土矿设计中首创“剥离—采矿—复垦”一体化工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样板;2008年,设计的西藏驱龙铜矿(海拔5000米),攻克了高海拔地区矿山供氧、设备选型等技术难题,创造了高原矿山设计的“中国标准”;在洛阳钼业三道庄钼矿项目中,研发了露天深孔高台阶爆破处理特大型采空区技术,为国内外同类矿山提供了技术范本;突破贫矿开采技术瓶颈,金川龙首矿工程建成我国第一条超千米混合竖井;在柿竹园钨钼多金属矿项目中研发“柿竹园法”分选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有色冶炼领域,长沙有色院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在铅、锌、锰等冶炼技术领域创造了辉煌业绩。2006年,长沙有色院在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引进氧压浸出炼锌技术,使我国锌冶炼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引进的Kivcet(基夫赛特)直接炼铅技术,在江铜集团年产2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以及株冶集团搭配锌浸出渣直接炼铅项目中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在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成功应用。

最为险峻壮观、亚洲最长的索道——张家界天门山索道

1993年,长沙有色院获首批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完成从单一设计向工程总承包的业务模式转型升级。代表性项目包括广西华银铝业氧化铝一期矿山工程、中铝广西分公司氧化铝一期和三期矿山EPC、张家界天门山索道工程等。2005年起,长沙有色院连续20年蝉联全国工程总承包百强企业。

全球十大创意电梯之一——张家界百龙天梯

这一时期,长沙有色院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370余项,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

全面崛起

打造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2007年加入中铝后,长沙有色院进入快速发展期,形成覆盖矿山、冶炼、环保、新能源等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

中国首座海拔最高的大型绿色环保矿山——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

长沙有色院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攻克了矿山“高、深、难、绿”等世界性难题,有效提升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在西藏甲玛铜矿的设计中,长沙有色院采用世界一流采选技术,投产即达产达标,建成国内首座海拔最高的大型绿色环保矿山;将深井开采技术应用于云南驰宏锌锗会泽矿业,建成中国第一深井矿山(1526.5米)。

长沙有色院以短流程、节能环保的绿色科技创新驱动行业技术升级,在冶炼领域形成了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氧压浸出技术、富氧侧吹技术、基夫赛特技术等,开发的“锌清洁冶炼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锌直接浸出及稀散金属综合回收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突破世界熔池熔炼炼铜技术的规模限制,建成全球最大的富氧侧吹熔炼炉(70m2)和最大的富氧多枪顶吹吹炼炉(120m2)。

与此同时,长沙有色院多元化拓展业务,在危废、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新能源与新材料、矿山复垦、土壤修复、智能监测等领域成绩斐然。长沙有色院建成的青海东台锂资源项目,采用国际首创的镁锂分离技术,生产电池级碳酸锂10000吨/年;顺华锂业废旧动力电池及废料再生循环利用项目,以废旧锂电池为原料,回收锂、铁、磷等有价元素,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循环经济;研制的在线监测雷达,实现高边坡全天候、全地形、大场景、高精度实时智能监测预警,入选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

创新永动

智能发展引领未来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不论是传统业务转型升级,还是进军新兴市场,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面对新时期新征程的挑战,长沙有色院直面趋势,始终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

目前,长沙有色院已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勘察设计大师10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12人,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3人;已构建由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多个中试基地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长沙有色院通过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揭榜挂帅”、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机制建设助力科研与设计相互融合,并依托数字智能平台,创新实施“管理+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懂管理、有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科技人才队伍。

近年来,长沙有色院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沙有色院先后承接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几内亚博法铝土矿、刚果(金)废渣综合回收、玻利维亚盐湖锂矿等重大项目;自主研发的剥锌成套设备、圆筒洗矿机、搅拌成套装备出口到俄罗斯、新几内亚、印尼等国;业务网络拓展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40余个国家。

紧跟时代浪潮,长沙有色院坚持以技术创新和数智化转型为主线,着力推进三维建模、协同设计、数值仿真、虚拟现实、数字化交付等先进技术在工程设计、矿山、有色冶炼和各新兴领域中的应用,自主开发了矿山复合灾害检测预警系统、矿山通风管控系统、冶金炉体设计仿真系统等数智化产品,助力业主客户朝着智慧矿山、智能工厂的方向大步迈进。

72年风雨兼程,长沙有色院从追随者成长为领跑者,创造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史上的多个里程碑。在新的历史时期,长沙有色院将继续以“科技报国”为使命,围绕国家资源安全战略,聚焦非煤矿山开发、贵重有色冶金、稀有稀土提取及新能源材料制造四大业务,深化全面建设有色行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实现有色金属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素材来源:长沙院

|  作者:谭   玺

|  校对:赵啸坤

|  审核:甘欣鑫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