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深耕“建筑+新能源”赛道 书写全产业链发展答卷

2025-09-02 17:43

  沿武威市凉州工业园区主干道西行,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武威本部生产基地外,一辆辆大型拖挂车整装待发,车上运载的巨型风电塔筒令人咂舌,不由得想去一探究竟。

  这是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产能网络一隅。作为甘肃建投“建筑+新能源”战略的关键载体,新能源公司依托甘肃的风光资源优势与企业积淀,以风电塔筒制造为基,逐步覆盖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施工、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在绿色能源赛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产能基石:五大基地的协同之力

  走进风电塔筒制造车间,数控下料机、卷板机伴着焊工焊枪迸发的弧光与轰鸣,交织成激昂的工业乐章。从原材料复验、数控下料、卷板成型,到纵缝焊接、组对校准、环缝焊接,工人们的操作连贯而娴熟,勾勒出完整的塔筒制造流程。

新能源公司武威本部生产基地

新能源公司武威本部生产基地

  沿着流水线一步步探索,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体量巨大。据车间生产负责人介绍,以金风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Ⅰ标段+Ⅲ标段塔筒采购项目标准塔筒为例,一套完整的塔筒由5节组成,总长达117.12米,重达379.944吨,最大筒体直径6.054米,T型法兰外径达6.43米,每节塔筒由一张钢板制成,仅单张钢板就重达12吨。以标准塔筒环缝焊接为例,一道合格的环缝焊接需满足多重精度要求,焊缝余高不超过1毫米,错边量严格控制在2毫米内,每米焊缝直线度偏差小于2毫米,关键部位的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需达到98%以上。

  完成材料复检后,钢板在火花四溅中被精准裁剪,卷板工序让钢板缓缓弯曲成规整的圆筒状,焊工以多层多道焊工艺在弧光中完成拼接,当单个筒节成型,组对作业随即展开,吊装设备将筒节精准吊运至指定位置,激光对中仪实时校准,确保对接误差控制在 3mm 范围内。环缝焊接是制作关键步骤,焊工登上特制操作机,围绕塔筒缓慢移动,在美丽的焊花飞溅中全神贯注完成每道焊缝,为塔筒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画上关键一笔。

  车间外的堆料场上,已完工的风电塔筒整齐排列,白色防腐涂层在戈壁阳光下泛着光,旁边的重型运输半挂车已支起固定支架,随时准备完成装车,这些“绿色装备”整装待发。

新能源公司塔筒堆场

新能源公司塔筒堆场

  武威本部生产基地只是新能源公司五大生产基地之一,与甘肃张掖高台、新疆哈密巴里坤、新疆乌鲁木齐、河北南宫基地一起,错落分布于西北、华北等新能源核心区域,形成覆盖广泛的制造网络,以差异化定位与协同效应,共同铸就公司在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目前,高台生产基地成为服务省内核心风电区域的重要节点,巴里坤生产基地是开拓西部“沙戈荒”风电市场的先锋,乌鲁木齐生产基地作为区域补充聚焦新疆中北部新能源项目,南宫生产基地则是公司布局华北区域填补空白的关键落子。

  五大基地协同发力,不仅显著提升产能规模与交付能力,更推动业绩稳步增长。据新能源公司营销中心负责人李万荣介绍,近年来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0余亿元,制造风电塔筒1000余套,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并跻身行业前列,连续多年名列“全国风电企业名录”塔筒制造榜单。

项目答卷:从合作破冰到市场深耕

  如果说制造基地是产能基石,那么一个个实施的重点项目,便是新能源公司实力的生动注脚。

金风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Ⅰ标段+Ⅲ标段塔筒项目

金风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Ⅰ标段+Ⅲ标段塔筒项目

  2018年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起点”。那一年,公司首次承接华润电力的塔筒订单,负责 20套塔筒生产。由于是初次合作,华润电力态度谨慎,对质量与交付时间提出极高要求。面对挑战,公司迅速以高标准投入生产,原材料进场即经多重检测,确保符合高强度、耐候性标准;生产中,下料、打坡口、卷板、焊接等工序均由经验丰富的工人操作,严格遵循规范;焊接完成后,塔筒经探伤、平面检测等多轮检验,确认无瑕疵后再进行喷砂、防腐喷涂与内附件安装。最终,高效完成交付,凭借出色的质量与速度赢得信任。2018年至 2020年间,公司承包了华润电力全国塔筒制造项目的 80%以上,成为行业合作共赢的典范。

甘肃瓜州安北第六风电场B区200MW风电项目

甘肃瓜州安北第六风电场B区200MW风电项目

  依托新疆哈密巴里坤生产基地产能支撑,公司在西部“沙戈荒”风电项目中还实现了突破——2025年2月7日中标的金风重能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Ⅰ标段+ Ⅲ标段塔筒采购项目,作为国家首批“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项目之一,成为新能源公司服务国家重大能源工程的典型代表。该项目采用金风 GWH221-9.1MW 大兆瓦机型,最大直径达 6.43米,共计 65套风电机组塔架。项目推进过程中,严格把控每道工序,确保质量达标,截至目前已完成近60套黑塔下料组队,完成履约 50套。通过服务国家级“沙戈荒”项目,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塔筒制造领域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为后续承接更多大型能源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润电力风能海阳四期100MW风电项目

华润电力风能海阳四期100MW风电项目

  2025年4月21日中标的新疆乌鲁木齐县中能建风电场二标段塔筒制造项目,是公司开拓乌鲁木齐区域市场的首个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 24万千瓦,采用 10MW 大兆瓦机组,公司乌鲁木齐生产基地承担 5360余吨塔筒制作任务。走进施工现场,巨大的塔筒部件整齐摆放,工人紧张有序组装,这个项目不仅标志着公司在省外清洁能源装备市场实现突破,更为新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低碳动能,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6套黑塔下料卷制,4套供货履约。

  从初次合作的“破冰”到长期深耕的“共赢”,从省内市场的稳固到省外市场的突破,新能源公司始终以优质项目为笔,书写着绿色发展的答卷。

实干向新:锚定绿色奋进路

  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的成长轨迹,始终与祖国西北的能源发展脉络紧密交织,恰如一颗激活产业活力的“石子”,为这片土地的绿色发展激起层层涟漪。

  新能源公司紧扣国家“双碳”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主业,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强化内部管理,实现了客户范围与市场布局的关键突破。为适应市场招标模式的变化,公司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将此前单一的发电企业合作模式,拓展为“发电企业+行业龙头主机厂商”的双轨合作体系;同时着力构建“大经营”体系,采取“公司班子牵头、营销团队跟进落实”的联动模式,分头对接各大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成功与金风科技、华润电力、上海电建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中与金风科技签订三年期《供货框架协议》,业务覆盖甘肃、新疆、宁夏等西北区域和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区域。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琰森对未来方向有着清晰定位:“下一步新能源公司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全力开拓并深耕风电产业上下游领域业务,抢占行业发展的‘风口’,逐步形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施工及智能运维、循环利用发展产业集群,构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塔筒吊装现场

塔筒吊装现场

  这一规划并非孤立的业务延伸,而是对甘肃建投“建筑+”战略的深度落地。甘肃建投将新能源产业视为转型发展的赛道之一,明确提出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施工等全产业链优势”,而新能源公司沿着既定的战略方向,逐步明确“新能源产业综合服务商”的定位,以“立足新能源、新科技和新产业,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为宗旨,构建起涵盖新能源开发、建设、施工、制造及运维服务,生态环境治理、退役设备循环利用的多元化业务体系,成为集团在绿色能源领域打通“制造-施工-运维-回收”闭环的核心载体,持续夯实集团新能源产业的根基。

新能源公司塔筒生产线

新能源公司塔筒生产线

  未来发展中,新能源公司的每一步布局都将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集团战略要求,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风电塔筒、光伏支架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整合内外部资源,强化自身的装备制造与运维能力,借助风电场“以大换小”政策,积极布局,补齐风电、光伏发电绿色产业链的最后一环,推动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循环发展。依托五大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在西北、华北及新疆新能源核心区域的市场份额,同时探索西南地区市场的开发,为集团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供产能支撑。

  从夯实装备制造产能到延伸全产业链服务,从深耕甘肃本土市场到布局全国新能源核心区域,新能源公司正步履铿锵地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新能源综合服务商”目标迈进,以全产业链的实干实践践行甘肃建投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担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持久的“新能源动能”。(孙旖旎 水桂芳 文/图)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