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2 17:5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日讯 今天上午,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妇联协办、市农技中心承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乡土文化能人——传统面食非遗技艺传承专题培训班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久香园非遗工坊启动,来自青岛市七个涉农区市的45名学员齐聚一堂,开启为期10天的非遗技艺学习与实践之旅。本次专题培训班开班,也标志着2025年青岛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启动。
2025年青岛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紧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以《2025年青岛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引,计划全年培育3617名高素质农民,其中市级开展常规培育291人、专题培育90人,区(市)级开展常规培育3060人、专题培育176人,全力打造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农人”队伍,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新动能。
青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文明乡风建设三大核心需求。在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方面,围绕保障粮食安全,针对小麦、玉米等作物开展全产业链或关键技术培训,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践行大食物观,开展畜牧、水产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在西海岸新区、胶州市、莱西市分别举办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强化实操实训与作业演练。
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工程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关注“农业+”新产业人才需求,尤其重视返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培育。市农技中心、西海岸新区将分别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助力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掌握智慧农业技术、提升数字化管理与品牌打造能力。
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工程则从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两方面发力。开展乡村礼俗传承人、农耕技艺传承人等乡村文化人才培育,由市农技中心举办乡土文化能人专题培训班,同时加强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提升农民参与乡村建设与治理的能力。
这是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中首次开展传统面食非遗技艺课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尤其是传统面食制作这类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技艺的非遗项目,更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传承与创新。”市农技中心农教部部长江玉萍介绍,本次培训突出“理论+实践+创业”三维融合,精选参训人员、培训课程、师资力量和培训方式,特邀王哥庄大馒头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铁锅蒸制、木柴控火等绝活,内容涵盖从原料选择、工艺优化,到短视频推广、成本控制及小微作坊运营等全链条技能,实战操作课程占比达70%,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市积极创新培育机制,秉持“选育用”一体化理念,推动高素质农民遴选、培育、使用各环节与“三农”政策有机衔接,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与产业发展融合机制。西海岸新区将继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学历教育双提升创新试点,落实高素质农民大师“师傅带徒”试点,为培育对象提供多元支持。同时,支持农民参加各类活动,鼓励领办创办产业联合体,为其打通职业教育、技能认定与职称评审通道,全方位助力高素质农民成长与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周敏)
(作者: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