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2 16:10
(来源:锂电焦点)
根据2025年8月30日的报道,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宣告破产并完成移交程序。该公司原为中化国际下属企业,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册资本达9.75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和电池包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一、淮安骏盛新能源破产进程与背景
破产关键节点
2025年4月8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裁定淮安骏盛新能源进入破产程序,4月27日完成管理权移交,中化国际丧失控制权。8月20日,投资人变更为邢东(河北)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业务与产能
骏盛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册资本9.75亿元,主营软包动力电池,覆盖LFP、NCM等技术路线,拥有2GWh年产能,曾布局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研发。
破产直接原因
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叠加中化国际2024年已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最终导致经营困境。
二、中化国际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核心财务数据
指标 |
2025年上半年 |
同比变化 |
---|---|---|
营收 |
244亿元 |
下降5.83% |
利润总额 |
-10.18亿元 |
亏损扩大 |
归母净利润 |
-8.86亿元 |
由盈转亏,降7291.9% |
化工新材料
:环氧丙烷等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但供应链优化推动销量增长34%,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
化工材料营销
:原油价格下行、需求低迷导致收入下滑。
其他业务
:LPG业务受关税及地缘政治影响,存货跌价损失拖累盈利。
三、淮安骏盛项目的战略起落
投资与布局
2018年中化国际以100亿元规划淮安动力电池基地,分三期建设10条产线,目标产能80GWh,曾与宝马集团达成合作并导入车规级标准。
技术进展与研发投入
中化国际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1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32.62亿元,高强高模对位芳纶、低密度环氧压裂支撑剂等项目取得突破。
四、行业背景与启示
动力电池行业现状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导致中小厂商加速出清,中化国际相关业务早在2024年年报中已提示“盈利空间持续压缩”。
中化国际转型挑战
自2023年起持续亏损,新能源业务收缩后,需依赖化工新材料技术突破(如TCP项目、耐高温尼龙)重塑增长曲线。
此次破产事件反映出传统化工企业跨界新能源赛道的高风险,行业周期性波动与技术迭代压力下,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成为关键。
9月21-23日(21日全天报道)苏州苏苑饭店将举办磷酸盐系电池、磷酸铁锂材料技术与市场大会
大
会
背
景
2025年镍钴材料大幅涨价,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材料行业市占率进一步扩大。在超快充电池放量和固态电池起步的背景下,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产品供不应求,中低端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磷酸锰铁锂电池(LMFP)凭借“高能量密度+低温环境下高容量保持率等多重优点,正迅速从研发阶段步入规模化生产,磷酸锰铁锂电池商业化步伐显著加快。预计到2030年磷酸锰铁锂电池渗透率价格将超过30%,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大关。
大会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
协办单位:北京中工产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
大会议题聚焦
01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技术
02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前沿技术
03磷系材料、磷酸铁等前沿技术
大会议题
(包括但不限于)
超快充技术爆发背景下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企业发展机遇
高压密磷酸铁锂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磷酸锰铁锂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分析
磷酸铁大化工模式下的磷化工企业机遇与挑战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多工艺技术路线进展
一次、二次烧结高压实铁锂工艺技术优化路径探讨
铁红工艺生产高压密磷酸铁锂探讨及实践
磷酸锰铁锂材料制备、掺杂比例和改性技术
磷酸锰铁锂材料高压实密度制备工艺、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磷酸铁掺钛成本、性能与安全性研究
磷酸铁制备工艺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标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
第一批参会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