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则传闻引爆市场!机器人逆市崛起,微创机器人、力劲科技涨超11%

2025-09-02 15:43

9月2日讯,港股机器人板块午后大幅拉涨,微创机器人、力劲科技涨超11%,优必选涨超4%,小米集团-W涨超3%。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分析人士认为,与一则传闻有关。据一些机构流传出来的信息,某机器人龙头上市公司与特斯拉举行了会议,特斯拉对明年机器人产能指引给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期。不过,该传闻并未得到有关方面的证实。

机器人爆发

这个板块的爆发可能与一则市场传闻有关。据市场上流传的信息指,某机器人龙头上市公司今天应该与特斯拉举行了会议,特斯拉对明年的产能给出了非常乐观的指引。该传闻指,特斯拉要求该公司明年一季度做好产能爬坡的准备,明年三季度单周产能可能达1万台。有机构指,这个指引非常“恐怖”。目前这则传闻尚未被有关方面证实。

不过,据9月2日的报道,特斯拉在美国劳动节假期发布了第四版“宏图计划”,强调其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潜力,并在一段宣传视频中首次展示了Cyber SUV模型。马斯克认为,特斯拉80%届时的价值将来自于Optimus。按照特斯拉的规划,该机器人预计将在2026年初投入商业化应用。

趋势向好

今天午后整个市场的情绪的确是受到了机器人的带动,使得整个市场的跌幅出现明显收窄。那么,机器人产业究竟处于何种阶段?未来趋势又将如何?

今年4月初,特斯拉官方微博展示了Optimus人形机器人新进展,其步态更加稳定,摆臂动作更显轻盈。特斯拉强调,该机器人的AI技术与电动车同源,具备持续进化能力。

马斯克彼时也表示,首台Optimus已下线,并掌握“人形机器人的所有王牌”,包括现实世界AI能力和电动车相关技术。量产成本预计为2万至3万美元,今年试生产规模或达5000至10000台,2026年目标产量提升至5万台。

不过,市场情绪仍存在分歧:基于预测交易平台Kalshi的数据,用户认为,特斯拉Optimus在2027年前上市的概率仅40%。

中信建投此前的研报表示,特斯拉进一步明确2025—2026年Optimus量产预期,与产业链进展节奏相匹配。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爆发式增长的量产元年,来自于主机厂的量产推进、新品发布、大模型更新等催化不断,产业链积极推进零部件性能升级和成本降低,产业发展趋势愈发明朗。

中信建投还在最近的研报中表示,为实现物流分拣作业,泛人形机器人(非完全人形)需要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端到端大模型能力。当前硬件端泛人形机器人已经达到物流场景商业化的门槛,但国产具身模型端距离真正落地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从经济性来看,在2年收回成本的假设下,泛人形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与分拣工人已经持平。今年下半年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会逐步从demo场景转向交付客户试用,等客户验证后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同时海外由于人工成本更高昂,将会是物流场景落地的首选。

中信证券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要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有望在技术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法规体系等多个层面得到支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重点推荐具身智能产业链具备高技术壁垒的细分龙头及新技术带来的潜在颠覆性机遇,建议关注新进玩家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