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调研速递|明月镜片接受中金公司等40余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业绩亮眼

2025-09-02 09:31

9月,明月镜片(002377)接受了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40余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公司董事长谢公晚、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曾哲等多位高管出席会议,就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业务发展、市场竞争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以下为本次调研的要点内容。

上半年业绩回顾

2025年上半年,明月镜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1. 营收情况:Q1营收1.97亿元,Q2营收2.02亿元,H1营收3.99亿元。Q2营收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2.5%;H1同比增长3.7%。核心产品“PMC超亮”系列半年度同比增长32.4%,镜片销售占比83.5%,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支撑营收质量。 2. 净利润情况:Q1归母净利润4715万元,Q2为4836万元,H1为9551万元。Q2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2.6%;H1同比增长7.4%。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费用管控效率提升。 3. 费用情况: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管理、销售、研发三大费用占比整体下降。管理费用Q2为1857万元,同比下降11.4%;销售费用Q2为3376万元,同比下降10.4%;研发费用Q2为1040万元,同比增长33.6%,研发费率提升至5.2%,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业务亮点与战略布局

  1. 产品结构优化:面对宏观经济和行业竞争压力,明月镜片依托明星产品及新上市系列产品,实现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常规镜片明星产品突出,“轻松控”系列产品销售额增长,1.74系列产品销售快速提升。同时,公司上半年发布全新矩阵产品,覆盖高折射率、户外、智能变色等多个领域。
  2. 战略合作拓展:2025年6月,明月镜片成为小米AI眼镜官方独家光学合作伙伴,提供线上线下全渠道配镜服务,强化在智能穿戴光学赛道的领先优势。8月,公司与爱尔眼科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推进近视管理产品在医疗渠道的落地。

投资者问答环节要点

  1. 小米AI眼镜合作:小米AI眼镜发布后市场反响热烈,明月镜片构建的线下配镜服务体系成效显著,镜片平均零售单价达800元,售后投诉率低。目前该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中占比较小,但随着智能眼镜行业发展,有望迎来规模化增长。
  2. 智能眼镜技术储备:公司与主流大厂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小米与公司的合作模式引起其他品牌关注。智能眼镜成长关键在于“眼镜”属性,公司看好其长期发展趋势。
  3. 离焦镜市场竞争:面对离焦镜行业价格战,明月镜片保持战略定力,未参与降价。公司离焦镜出厂均价基本稳定,零售端“轻松控”系列价格稳定,上半年剔除产品切换影响后实现近20%增长。
  4. 同行竞争压力:公司认为行业空间广阔,虽有同行在1.74产品线上增长迅速,但公司凭借原料供应和生产能力优势,1.74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58%,同时1.67产品也保持良好增长。
  5. 高折射率产品规划:公司在高折射率产品领域布局完善,1.71系列占据主导份额,1.67产品大众化,1.74产品虽有原料和工艺壁垒,但公司具备优势,下半年高折产品表现有望持续提升。
  6. 渠道发展规划:公司整体处于战略调整期,对未来充满信心。医疗渠道与爱尔眼科合作,积极拓展其他头部医疗机构;线上渠道顺应趋势,推进渠道深耕和服务创新。

展望未来,明月镜片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在产品、品牌、渠道及专业服务能力上持续投入,探索业务模式革新,维护健康行业生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