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机器人革命:从“制造”到“智造”,一场正在发生的未来

2025-09-02 09:52

(来源:机器人与人工智能AI)

你是否想象过,家里有一个能照顾老人的机器人,工厂里有一群能协作生产的“钢铁同事”,甚至医院里会有精准操作的机器人医生?这不再只是科幻电影的桥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从英伟达和富士康联手打造人形机器人,到天太机器人签下全球首笔万台订单,机器人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到“万台级”的跨越

今年8月,两条新闻引发了行业震动:英伟达与富士康宣布合作推出内置大语言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并计划于11月亮相;几乎同时,天太机器人签署了全球首个万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预计2026年底前交付。这意味着什么?

人形机器人终于走出了实验室和展示厅,迈向了规模化落地的临界点。过去,人形机器人更多是科技巨头展示实力的“炫技之作”,但如今,它们正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比如在富士康工厂参与AI服务器生产,或进入家庭提供康养服务。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技术成熟度、成本可控性和场景适用性的三重突破。

根据中国通信院的预测,从2024年到2045年,人形机器人将经历从Lv1到Lv5的能力跃迁,市场规模从数十亿元增长到十万亿元级别。这是一个指数级增长的故事,而我们现在正站在爆发的前夜。

产业链剖析:上游“卡脖子”与国产替代机遇

机器人的核心离不开“三大件”:控制器、伺服系统和减速器。以人形机器人为例,其关节所需的行星滚柱丝杠等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但正因如此,国产替代成为了产业链最大的看点之一。

为什么核心零部件如此重要?想象一下,机器人的运动精度、负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小而精”的部件。比如宇树科技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配备了31个关节,比前代增加了19%,这意味着对减速器、丝杠等零部件的需求量和性能要求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正在加速突破:齐二机床将铣镗床加工精度提升至0.007毫米,双环传动秦川机床等企业在减速器领域不断推进技术迭代。这种突破不仅意味着成本下降,更意味着中国机器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

投资视角:如何布局机器人产业大时代?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产业,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参与?直接投资单一企业可能面临技术路线风险或估值波动,而覆盖全产业链的指数化投资或许是一种更稳健的选择。例如,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机器人ETF(562500),其成分股覆盖了从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企业,包括科大讯飞汇川技术石头科技等各细分领域龙头。通过一键布局,投资者既能抓住人形机器人的爆发机遇,也能分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元场景的增长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产业具有典型的“技术+周期”双驱动特征。一方面,AI大模型、灵巧手、自适应控制等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应用边界;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复苏,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连续多月保持正增长。这种“周期向上+主题共振”的格局,为产业链带来了难得的投资窗口。

未来已来:机器人的“iPhone时刻”

当我们回望智能手机的普及历程,会发现从第一款iPhone问世到全球亿万用户,只用了不到十年。而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可能正处在类似的拐点。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甚至断言,物理AI的影响力将远超生成式AI。

但与手机不同的是,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康复、安防巡检……每个场景都可能催生新的巨头。正如天太机器人的万台订单所示,我们正在从“单点试用”走向“规模化落地”,从“替代重复劳动”走向“创造新价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不仅在于抓住技术趋势,更在于理解产业链的分化与整合。随着场景拓展,整机厂商份额可能集中,而零部件龙头则会凭借技术壁垒持续受益。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能够持续创新、攻克“卡脖子”环节的企业,将成为产业真正的赢家。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像今天谈论智能手机一样谈论机器人:“没有机器人怎么做家务?”“没有机器人怎么搞生产?”到那时,早期布局者收获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参与一场变革的历史机遇。

资料来源:银河证券、华金证券、光大证券、上海证券报、招商证券东方证券、中国通信院研究报告及企业公开信息。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