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5年中报盘点--硅料企业们的小心机!

2025-09-02 09:01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赶碳号)

  今年硅料企业中报不普通。

  这既是一份企业经营业绩的总结,又是一份对硅料行业的态度表达。各家上市企业对硅料业务披露的颗粒度、透明度、侧重点,事关企业下一步在硅料行业的主动权”,必须要小心翼翼、谨慎表达。

  这主要是因为今年、当时、当下,硅料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包括如火如荼的反内卷浪潮,以及硅料收储这样的新花样。

  “反内卷”浪潮,要求硅料价格回归到成本价之上。若要达成这一目标,除了依赖尚未完全发挥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还需要企业主动限产,从根本上改变供需结构。因此,所有硅料企业都不敢称高开工率,否则也是负面典型。相反,若是开工率低,倒可以大谈自家企业觉悟多高,如何为行业大局着想。

  “硅料收储”这件事情在今年5月份就已经传出风声。这个行动计划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看似非常不靠谱,难度也非常大,但是已经在实实在在推动中了。两大龙头企业是这个计划的发起者,在硅料市场的占比高达46%。他们在整个硅料行业、协会、媒体、金融机构影响力大,且对政策决策也有很强的引导力。他们的实际行动是否支持收储?

  此外,若是淘汰落后产能,是淘汰自家产能,还是淘汰竞争对手的产能,这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各家企业都必须浓墨重彩地表达自己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具有领先性的观点。

  总之,所有企业都重谈及自己对行业带来的贡献,忽略自己对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家公司战略撞上行业反内卷的大课题,财报注定不再纯粹!

01

大全能源强调顾大局:开工率降至三成,产量回到四年前!

  首先还是先看看大全能源怎么说的。因为长期以来,大全能源都是信息披露最清晰的企业。

  大全能源现有30.5万吨多晶硅产能,上半年实际产量为5.08万吨,同比下降约60%。据此推算,大全能源在今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33.11%。

  并且,大全能源在中报中表示,会继续延续减产策略。新的业务指引提到:“第三季度,并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及下游客户需求安排发货计划,控制合理库存水平。预计第三季度多晶硅产量27,000吨-30,000吨,预计2025年全年产量为110,000吨-130,000吨。”

产量几乎回到四年前:大全能源2021年产量为8.66万!

  减产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减亏,大全能源今年上半年的亏损较去年下半年明显收窄。

  但是减产,就意味着开工率不足,这也带动了硅料生产成本的提高。大全能源去年上半年硅料的生产成本是45.97元/公斤,今年上半年却达到了55.07元/公斤。

  大全能源是老牌的硅料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在业内有口皆碑,在整个硅料行业很有代表性。若硅料价格不低于成本价销售,大全能源的成本价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

来自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多晶硅产销情况

  大全能源把这种应对策略上升到政治高度。中报称,“战略性减产举措虽在短期内对产出造成了影响,但却有效缓解了市场供给压力,帮助公司规避同质化恶性竞争,并有效收窄亏损规模。”现在全国有300万吨多晶硅产能,若是都按大全能源的开工率执行,那么硅料估计就有可能紧张,硅料价格肯定能涨上去。

  大全能源在中报中突出了自己强调讲政治、顾大局。

  说实话,没有反内卷、硅料收储,以大全能源的一贯风格来看,其也会选择保守或稳健经营的策略。没办法,这就是一家实诚的企业。

  据说2024年1季度,硅料价格急速下跌,硅料企业之间曾经达到口头协议,减少出货。结果就大全一家老实执行了。这严重影响了大全能源当季利润。

  现在寒冬刺骨,大全能源更加要稳字当头了。中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银行承兑票据、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等资金储备余额合计达120.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低至8.04%,无任何有息负债。这应当是光伏企业中负债率最低的企业了。

02

新特能源:强调绿电、技改!

  新特能源减产更明显。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多晶硅产量3.36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约77%。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73.11亿元,同比减少37.74%;税前利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75.01%;实现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71.11%。其中,多晶硅板块实现收入人民币9.79亿元,较上年同期人民币58.67亿元减少人民币48.88亿元,降幅83.32%

中报里,新特能源特别提到了两则信息:

  (1)多晶硅生产与新能源电站联动:“公司通过科学制定多晶硅生产计划,结合新能源电站开发与运营,实现绿色电力的内部消纳,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例如,准东3GW新能源项目建成后将用于多晶硅生产,形成闭环。”

  (2)新特能源积极采取参数精细管理、工艺优化、设备性能提升、数智赋能等提质降本措施,实现多晶硅在产产能单位生产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8%。

  其实,只要新特能源有特变电工这个大股东在,就肯定能熬过寒冬。去年12月,特变电工发布公告,将控股公司天池能源旗下全资子公司新疆准东特变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以15.08亿的价格转让给新特能源。转让现金奶牛给子公司,明摆着是给新特能源输血,增加新特能源的盈利能力。

  此外,今年8月18日,特变电工还公告拟发行不超过80亿元可转债券。虽说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准东20亿 Nm / 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但是特变电工手头宽裕,新特能源就更没有压力。

  现在,新特能源在意的是成本、自备电厂等 问题,这随时可能被同行指摘、拿捏。

  现在硅料行业反内卷,严格遏制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今年7月,东方希望、其亚就因为低价销售被同行企业举报,但是监管现场检查发现,这两家企业低价有理,且均是因为有自备电厂。新特能源也是自备电厂的企业。

  “新特能源准东3GW新能源项目”,这是绿电,应当是被政策支持的。

  此外,在各家企业不停刷新技术水平之高超、成本之低下时,新特能源成为落后分子。现在硅料行业要淘汰落后产能,新特能源估计不想被淘汰。对它来说,技改非常必要。

  落后产能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能耗。在协鑫科技的业务发布会上,协鑫科技执行董事及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说:“多晶硅行业的能耗考核指标,预计会在2026年之前会出台。”

03

通威股份业绩相对较好!

  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产量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占率约30%。现在通威股份仍然是不可撼动的行业老大。现在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

通威在中报中披露了三个重要信息:

  (1)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多晶硅销售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通威股份在今年中报并没有提及生产量。

  (2)公司也强调了技术的领先性,不再强调成本。报告期内,N型出货比例达90%以上,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内,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同时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N型料体金属降至0.1ppbw以内,表金属降低至0.2ppbw以内。

  (3)首次明确公司永祥新能源三期12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鄂尔多斯一期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目前考虑光伏行业出现供需失衡,产业链价格显著下降,经公司审慎评估,相关项目暂未正式启动建设。

  此前,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均有在建工程,因为行业严重过剩,最终并没有真正投产。

  客观说,通威股份上半年业绩相对不错。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归母净利润-49.55亿,亏损同比扩大58.35%。

  业绩的背景是通威股份有-24.21亿的资产减值损失。若所减值的资产主要是硅料,那么将来硅料价格上涨,还有可能转回。

来自WIND;单位:亿元

04

协鑫科技——产量和销售都省略掉!

  通威股份在中报中没有提及生产量;协鑫科技在中报中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没有提及,只提到公司的总产能是48万吨。这是什么呢?

是反内卷和硅料收储,让企业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成为敏感词了吗?

  业绩交流会上,协鑫科技称自己是以销定产,存货时间不超过7天。因此,可以判断其产量和销售量应该大抵持平。

  通威股份在中报里没有再用数字刷自己的成本数字,但是协鑫科技依旧在刷纪录:颗粒硅的平均现金成本26.22元/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5年二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未含税)已降至25.31元/公斤,又较今年一季度降低6.5%。

  按照今年上半年的硅料价格走势来看,协鑫颗粒硅似乎应该有正毛利。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约59.6万吨,同比大幅减少44.1%;中国多晶硅价格整体承压下行,N型复投料从2025年1月初的均价人民币4.15万元╱吨(含税) 下跌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3.47万元╱吨(含税),跌幅16.4%,产品价格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超一年,全行业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但是,最终,协鑫科技仍然是亏损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57.35亿元,同比减少36.84%;税前利润为-20.99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减少20.04%。

  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对各个板块业务进行了拆解,其中颗粒硅业务亏损13亿元。

  同时,在业绩交流会上,公司预计以现在的价格看,在今年8月、9月应该可以盈利。此盈利是指全公司层面、报表端。当然,这个仅是预计,投资者也不能完全相信,毕竟市场是迅速变化的。

  协鑫科技还披露:公司颗粒硅产能达48万吨;颗粒硅的市占率由2024年的14.5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4.32%。

  结合工业分会统计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约59.6万吨” 推测,协鑫科技产量约为14.49万吨。以此推测,协鑫科技开工率约为60%。

尾 声

  中报里如此小心翼翼,你觉得各家硅料企业会如愿吗?能在淘汰落后产能、在收储计划的讨价还价中获得有利地位吗?

  不过,协鑫似乎准备得更超前一些:明确放弃了中东、美国建设颗粒硅项目的计划,现在要为并购硅料产能做资本开支准备了。不过,若硅料收购,财力关键作用,那么通威、大全、新特哪一个都不是缺钱的主儿。

  最后,提一下如火如荼、心惊肉跳的多晶硅期货吧。在中报里,各家硅料企业均没有提及参与多晶硅期货,有的企业甚至全文都没有提到“期货”二字。仅特变电工提到了2025 年 1-6 月公司套期保值团队结合公司经营和市场具体情况,使用铜、铝、铅、钢材、氧化铝及电解铝等期货及远期结售汇对冲价格波动风险,2025 年 1-6 月实现期货平仓以及远期结售汇交割收益共计36,305.66万元。这并不包括硅材料。

编审及统稿:侦碳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