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渤小海伴您读研报之海兴电力

2025-09-02 09:53

(来源:渤海证券财富管理)

1.公司简介

公司创立于 1992 年,初期主要专注于海外电表业务,是国内智能电表出口领头企业,渠道资源深厚。三十多年来公司先后拓展配电、新能源业务,持续推进从网内业务向网外业务发展,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和绿色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能用电产品及系统、智能配电产品及系统、新能源产品及系统集成三大板块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91亿元/33.10亿元/42.00亿元,YOY依次为-4.09%/22.99%/26.91%,三年CAGR为24.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 亿元/6.64亿元/9.82亿元,YOY依次为-34.79%/111.71%/47.90%,三年CAGR为76.84%。根据公司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10亿元,同比18.69%,归母净利润7.91亿元,同比18.34%。

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及YOY(亿元,%)

资料来源:ifind

2.行业情况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最基本设备,起到连接电网和负荷端的关键纽带作用。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设备,支撑电网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属于AMI系统(包括智能电表、通信网络、数据采集终端、数据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实现电力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传输和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

1) 智能电表的功能: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功能以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

2) 与传统电表的区别:满足最基本的用电计量功能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双向计量、阶梯电价、分时电价、峰谷电价、防窥电、信息储存和处理等功能需求;

3) 智能电表的相数与级别:划分为 A 级单相智能电表、B/C/D 级三相智能电表四个级别。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用电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全球电网发展一般规律为:先发展长距离输电系统等基础投资,后加强电网智能化互联,而智能电表推广节点位于两者之间。拉美、非洲、东南亚、中东地区等发展中国家仍处在电网发展的第一阶段,建设基础发电设施、形成跨区跨国大电网、提升长距离输电能力是其当前主线;中国、欧美、日韩澳等新兴国家和工业化发达国家,多数处于电网发展的第二/三阶段,主要任务为系统智能化互联、电能质量提升、自动化程度提升、多项新技术应用等方面,面临发展与转型结合的双重任务。

全球电网建设一般先发展长距离输电系统,后加强电网智能化互联

资料来源:智能电网导论

24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约176亿美元,32年有望增长至372亿美元,CAGR达9.8%。2024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约661亿美元,2032年有望增长至1511亿美元,CAGR达10.9%。全球性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为智能电表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约176亿美元,2032年有望增长至37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9.8%。

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GMI

国内智能电表出口维持较快增长,亚洲/欧洲/非洲为出口主要地区。 2024 年我国智能电表出口 16 亿美元,同比+10%,维持较快增长。分地区看,亚洲、非洲地区出口维持高速增长,2024 年亚洲/非洲出口金额分别达到 5.9/4.4 亿美元,同比+25%/+29%。亚洲全方位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拉动智能电表整体市场需求,尤其是普及率较低、正加速电网智能化升级的东南亚、中亚等地区;非洲市场电力系统整体不完善,仍然处于大规模铺设线路、搭建基础设施阶段,因此增速高于电网建设相对较成熟的亚洲地区。

我国智能电表出口(亿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24 年配网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顶层对于配网建设的重视程度超过往年。2024 年 3 月 1 日,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自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国家部委层面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指导配网建设。《意见》强调有序扩大配电网投资,指导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政策有望提高配网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2025 年电网企业全面淘汰 S7、S8 型和运行年限超 25 年且能效不达标的配电变压器,全社会在运能效节能水平及以上变压器占比较 2021 年提高超过 10%。推广高能效一二次融合设备、提升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配置监测终端+无人巡检终端+带电作业机器人

2024 年以来配网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强调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智慧升级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设备更换升级需求强烈,2025 年有望延续高速增长。国网 27 省公司 2023 年物资类采购金额超过 1963 亿元,其中配网一次和二次设备在全部配网投资中占比约 24%和 6%。一次设备中,柱上断路器、环网箱、变压器台成套、变压器采购量较大,合计采购占比达到 63%。2024 年国网 27 省环网箱/环网柜/变台成套累计招标规模达到 118/27/117 亿元,招标同比+43%/+73%/+52%,设备更换升级需求强烈。2024 年南方电网完成配网设备招标金额达到 126 亿元,同比增长 53%,其中第二批框架招标总金额达 68 亿元,同比增长 44%,再创近几年单批次招标金额新高。随着 2024 年配网相关政策陆续出台,配电改造升级有望迎景气度上行周期,配网相关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3.公司竞争优势

2024 年国网/南网份额基本保持稳定,25 年蒙西电网有望实现突破。 国家电网市占率 2.6%,同比-0.1pct,排名第七;南方电网市占率 5.4%,同比+0.1pct,排名第五。考虑到 25 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新标准实行后,行业门槛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回升。公司有望凭借领先的市场地位充分受益于国网、南网招标增长;此外随着蒙西电网招标规模上行,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有望实现新市场突破。

国南网市场持续突破,网外有望贡献新增量。2024年以来,公司在积极参与国南网配网省招的同时持续开拓网外业务,陆续中标了多地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电站以及光储充等应用场景的成套配电设备采购项目。目前公司配电产品营收规模仍较小,占公司整体营收的10%左右。当前配网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趋势明确。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紧跟行业需求拓展产品矩阵,未来有望在国网、南网市场实现配电产品的常态化中标,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建设面向SMART GRID 2.0的研发团队,持续开发技术领先的新能源配网产品和解决方案,网外业务收入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配电产品营收规模较小

资料来源:ifind

海外市场渠道开拓领先,解决方案成熟。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就进军国际市场,经过三十余年的开拓,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4家工厂,22个国家代表处。目前公司出口业务已经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包括以印尼为核心的东南亚市场,以巴西、秘鲁为核心的南美市场,以肯尼亚、南非、塞内加尔为核心的非洲市场,以伊朗、巴基斯坦为核心的中东市场等等。

公司业务全球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海外市场深化本土化战略,建立客户关系和品牌竞争优势。相比于国内市场,海外电表市场拓展难度较高,海外配电公司数量较多,市场、客户相对分散,部分国家对电表产品的本地化生产有要求,市场进入难度大。

公司坚持本土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海外营销网络,在重点国家设立营销总部和营销团队进行深耕细作,同时辐射非重点国家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在重点市场布局生产经营能力,进行本土化生产、管理、运营,保证海外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升客户响应速度。

公司海外配电以重合器为拳头产品,带动其他产品/配网解决方案突破。公司2015年成立配网事业部,海外战略为对标欧美企业,专注自主研发配网自动化设备重合器以及以该智能设备为核心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重合器是一种能够中断故障电流的智能保护装置,既可用于执行简单的保护功能,也可用于配电网络自动化的复杂算法。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智控丰富产品矩阵,海外配电开拓加速,充分发挥渠道&平台优势。 2025 年 3 月,公司公告与科润智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科润智控变压器在特定海外区域的独家代理权。公司海外配电业务战略目标明确,业务规划清晰,此次合作的达成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海外配用电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更多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公司海外配电业务拓展的重要举措。

编发| 邢艳

复审| 张宏魁

审核| 李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