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每日简讯】《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报告(2025)》发布

2025-09-01 17:23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系统推进“人工智能+”的总体要求,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政府网)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

8月28日,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设置数智领航、数智基建、数智服务、数智应用、数智创新、数智体验6大主题展馆,吸引375家中外企业参展;围绕数据要素、数据产业、数字经济、数据基础设施、国际合作5大核心板块,举办26场交流活动。

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背景下,今年的数博会充分展示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同时举办数据标注、数字经济等供需对接活动。(来源:央视新闻)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报告(2025)》发布

8月28日,《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报告(2025)》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主题交流活动上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对报告进行解读。

今年,国家数据局组织开展了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态势、推进路径和创新模式。试点项目正在积极拓展900多个应用场景,服务国民经济32个行业大类,打造数据规模化流通利用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我国可信数据空间从概念验证加速迈向实践落地的新阶段。(来源:国家数据局)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正式发布

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上发布“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并在本次数博会专业展览“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展”中展出。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工作部署,总结各行业、各地区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运营成效,国家数据局组织征集遴选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经过专家学者书面盲审、企业视频答辩,从251个案例中遴选出56个案例。案例覆盖行业、区域、央企三大类别,包含14个行业标杆、29个地方样本、13个央企实践,涉及医疗、政务、教育、科研、工业互联网、城市治理、交通运输、水利、法治及跨境等多个关键领域,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来源:国家数据局)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指引》发布

8月28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高质量数据集主题交流活动”上,《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指引》正式发布。

《建设指引》是在国家数据局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制。《建设指引》围绕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背景、应用需求、建设现状、建设方法与实践、建设运营体系、建设推进思路等方面,提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1+1”的参考路径,指导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助力人工智能纵深发展。(来源:国家数据局)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发布《数据产业图谱(2025)》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主题交流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会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姜江代表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赛智产业研究院、合合信息等编制单位发布了《数据产业图谱(2025)》。

《数据产业图谱(2025)》收录六类数据企业共2220家,覆盖数据资源企业436家、数据技术企业474家、数据应用企业531家、数据服务企业430家、数据基础设施企业195家,以及数据安全企业154家。研究发现,数据资源企业成为数据供给重要增长极,数据技术企业“量”“质”双跃升,数据应用企业 “资源集中、强者恒强”, 数据服务企业是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先行者,数据基础设施企业从“规模扩张”向“能力跃迁”转型,数据安全企业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安全。(来源:国家数据局)

第一批高质量数据集方向标准/技术文件验证试点典型单位发布

8月29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标准化”主题交流活动上,第一批高质量数据集方向标准/技术文件验证试点典型单位及《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高质量数据集 格式要求》《高质量数据集 分类指南》《高质量数据集 质量评测规范》等4项技术文件正式发布。

为贯彻落实“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部署,加快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国家数据局指导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高质量数据集标准和技术文件的验证试点,进一步提高标准技术指标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在验证试点的过程中,经形式审查、标准验证、报告评审等过程,遴选出140家高质量数据集方向标准/技术文件验证试点典型单位,覆盖工业制造、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现代农业、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其中,《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验证试点典型单位38家,《高质量数据集 格式要求》验证试点典型单位33家,《高质量数据集 分类指南》验证试点典型单位33家,《高质量数据集 质量评测规范》验证试点典型单位36家。(来源:国家数据局)

《数据标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

8月29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由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与基础设施建设司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集团、沈阳市数据局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数据标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正式发布。

报告旨在为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及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产业洞察和决策参考,分五个章节全面分析了数据标注产业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其在技术创新、行业赋能、生态培育、标准应用、人才培养和安全保障等六大核心要素方面的实践与进展,客观指出了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为推进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来源:国家数据局)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2025版)》正式发布

为贯彻《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政策文件要求,落实《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2025年工作要求》有关工作部署,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规范并促进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可信使用,在国家数据局指导下,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百余家单位,围绕可信数据空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标准化现状、标准体系建设和下一步标准化工作考虑等内容开展研究。经充分调研、多轮研讨、征求多方意见、专家评审等,编制形成《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2025版)》,于8月29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标准化主题交流活动上正式发布。

本研究报告基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现状,以及已有标准基础,根据我国可信数据空间未来发展趋势,以《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指导,形成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框架,属于国家数据标准体系中“数据基础设施-流通利用设施”标准。(来源:国家数据局)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