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告别“2.5%”,人身险预定利率今起下调

2025-09-01 18:23

9月1日起,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启动,正式告别“2.5%”,多家险企人身险产品自8月31日24时起停售。

据公开信息梳理,这是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后的首次调降。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5%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并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组合会议和研究,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预定利率研究值结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来确定。

通知明确,人身险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今年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例会,保险业专家就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发表了意见,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据梳理,这已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年内第三次公布研究值,此前分别为2.34%、2.13%,研究值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预定利率25个基点及以上。同日,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均公告调整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水平。

公告显示,根据公司经营发展和资产负债管理等情况、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公司决定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由2.5%调整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由2.0%调整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由1.5%调整为1.0%。

公告还提及,将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

在预定利率下调前期,多数险企已着手新老产品切换,密集发布产品停售公告。

比如,8月31日,同方全球人寿公告称,“臻爱2024定期寿险”等9款产品将于2025年8月31日23:59下架,自产品下架之时起,将不再接受下述产品的投保申请;8月28日,建信人寿发布通知,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安排,该决定自2025年8月31日24时起停止销售“建信人寿龙耀世嘉终身寿险”等25款产品;8月26日,太平洋健康险公告,将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停售《太保互联网(2024)守护真爱2号重大疾病保险》等13款产品……

上述公司均在公告中表示,产品下架后,仍会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保险保障,不会对已购买客户的利益造成影响。

对于预定利率下调所产生的影响,长城人寿日前发文指出,自9月1日起上市的新产品,可能会作出定价利率的调整,重疾、传统寿险、年金险、两全保险等保险产品的价格可能上涨。具体涨幅如何,需根据产品类型、缴费期限等因素具体计算,但据估算,预定利率每下降0.5%,年金险及增额寿险的保费可能上涨15%-20%,重疾险保费涨幅约为10%-20%,固收型和浮动型产品的固收部分,收益会有所减少(具体以实际购买的产品为准)。

中银保险也提到,预定利率下降,意味着保险公司对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降低,为了平衡风险和成本,就需要通过提高保费来弥补这部分预期收益的缩水。另外,预定利率下调会影响储蓄型保险收益,对于增额寿这类产品,消费者最看重的就是合同中明确载明的现金价值,预定利率越高,长期现金价值的增长空间就越大;反之,预定利率下调,现金价值的增长幅度会直接受限,长期收益自然会打折扣。

据了解,面对预定利率下调趋势,多数险企已在推动业务结构转型,发力浮动收益型产品,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多实现明显增长。

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10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中国人寿分红险实现快速增长,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新华保险上半年分红型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82.69亿元,同比增长24.9%。

“预计人身险公司将重点关注分红险。”民生证券研报分析指出,预定利率下调预期下寿险高增长势头延续,分红险产品的长期收益优势仍凸显。在存款利率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具备“保障+收益”属性的分红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