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1 11:09
近日,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661)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在全球家具行业深度调整、出口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恒林股份逆市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1.30%至53.47亿元,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激增149.71%,OBM(自主品牌)业务收入占比首次提升至55.65%......还有哪些关键业绩指标及未来机遇?家居新范式本期财报深度拆解。
全球化产能抗风险,OBM业务占比超五成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家具消费市场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据CSIL数据,2025年家具消费额预计增速仅1.4%;叠加2025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家具总额同比下降21.1%、国内规模以上家具企业营收同比减少4.9%的行业压力,恒林股份仍实现营收正向增长,背后是其全球化布局与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而财务数据的变化更直观反映出公司经营质量的调整:
业务模式转型:OBM占比超越ODM/OEM,品牌溢价持续增强
从营收构成来看,境外业务依旧是恒林股份的核心支柱,上半年境外营收48.99亿元,占总营收的92.10%。公司在国内、越南、瑞士等地布局的生产基地,成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支点,其中越南生产基地贡献营收11.73亿元,且其订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销售网络上,目前恒林股份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及地区,今年更首次以拉美市场为突破口亮相广交会,凸显其主动调整国际市场策略、向新兴市场开拓的打法。报告期内,子公司跨境电商销售渠道覆盖Amazon、Walmart、TEMU等电商平台,并搭建独立站,多维度提升线上渠道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家居新范式关注到,报告期内,恒林股份“制造+服务”转型成效显著,上半年OBM业务营收占比达55.65%,OBM业务收入继去年反超ODM/OEM业务后继续优化。这意味着恒林股份从“产能输出”向“品牌输出”的转型已进入收获期,品牌溢价与用户黏性持续增强,盈利结构更趋健康。
产品矩阵优化:“大家居”战略凸显,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在产品矩阵方面,恒林股份核心品类表现稳健,且丰富的产品矩阵能有效分散单一品类市场风险。其中办公家具作为传统优势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14.45亿元,持续获得IKEA、Office Depot等国际大客户的稳定订单;软体家具毛利率提升则受益于海绵等原材料成本下降。恒林股份表示,未来将围绕“大家居”战略,不断升级产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高附加值产品正成为拉动恒林股份未来增长的重要变量。在4月份的广交会上,一款智能按摩人体工学椅售价虽为普通椅子的4倍,却吸引采购商排队体验。乌拉圭头部零售商Divino在试坐后当场敲定货值3万美元的一集装箱试单。这一案例还被《浙江日报》点赞为中国外贸模式创新的缩影——以技术背书替代低价竞争,用品质赢得“快速信任”。
盈利及现金流Q2改善,连续3年高分红
利润端,单二季度看,恒林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149.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31亿元、环比增长近9倍,彰显经营效率、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此外,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50元,合计派息7648.69万元,派现规模位居轻工制造行业前列。事实上,近3年恒林股份的现金分红比例稳定在近4成,累计分红总额2.77亿元。高分红比例体现对股东的回报力度与经营信心。
健康+智能,构建新增长引擎
家居新范式注意到,恒林股份自2020年透露布局智能家居计划,如今这一战略方向在产品研发与业务落地中正逐步深化。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健康+智能”方向,从单品智能化升级+场景化解决方案两方面,构建智能家居相关业务,以智能技术、智能产品赋能大众的健康舒适生活,亦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单品智能来看,公司在产品中深度融入智能技术,智能办公椅、功能沙发等智能家居品类的新品比例和市场认可度双向提升。其中2025年3月的中国家博会(广州)上,恒林股份重磅展示了其突破性研发成果“005”智能底盘,以及万元级别的智能人体工学椅和单人休闲沙发,这些产品整合了按摩、通风、电动追背、蓝牙音响等智能功能,吸引众多关注。
智能化单品不仅在国内线上渠道(天猫、京东等)销量同比增长,上半年还先后亮相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越南胡志明国际家具展、米兰国际家具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美国芝加哥室内设计及办公家具展览会(NEOCON)等国内外展会,并成功进入欧洲智能家居零售渠道,打造境外业务的新增长点。
在场景化解决方案层面,公司针对办公与家庭两大核心场景,提供智慧大家居服务。系统办公场景中,为对公商业客户提供办公家具整合、整装式、定制式等服务,可实现智能办公椅与升降桌、会议系统互联互通,打造“人-桌-椅”协同的高效办公体验。家庭场景中,按摩椅、电动沙发与其他居家空间设计联动,提供高性价比舒适家居。
恒林家居的智能化布局其实是顺应行业发展大势的“因势而为”。根据Statista数据统计,全球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自2018年的52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4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9.57%。预计2025年至2028年间,该市场将以9.5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预计至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15.73亿美元。
创研实验中心护盘,夯实创新护城河
智能家居、高端产品等系列创新转型的技术支撑在哪?半年报里提及的“创研实验中心”无疑是重要答案。
家居新范式了解到,这一研发新载体是行业规模最大、检测项目覆盖最广的实验室之一,涵盖力学实验室、纺织品实验室、包装实验室、盐雾实验等板块,设有行业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恒林股份从“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的转型载体,也为其智能家居、新材料等业务提供技术孵化平台。
从研发投入来看,恒林股份依托研发平台,高效开展研发项目,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0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4%,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恒林股份共拥有有效专利1559项,其中发明专利153项,同比增加39项,涉及底盘、人体工程学、高分子材料应用、按摩机芯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以近期斩获“OFDA 2025商用空间家具至尊奖”的创新产品——HLC-800为例。该座椅首创动态护脊生态,能够实现实时重建健康腰椎曲度、每15分钟4秒回缩+7秒前推激活久坐的腰部、12分钟科学揉捏、42℃黄金温度等功能。尽管定位万元级,这款智能动态追腰座椅依然在美国NEOCON展上受到诸多经销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设计师的围观。
正如恒林股份半年报中“核心竞争力分析”中所强调的:“强大的研发技术平台和核心技术团队”“为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研创中心势能的持续释放将进一步夯实这一优势,为恒林股份长期增长提供创新动能。
结语:稳增长与谋长远并行
纵观恒林股份2025年半年报,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全球化产能抗风险能力与OBM业务的突破,实现营收稳增和高分红比例,展现出成熟企业的经营韧性,此为“当下价值”;而健康+智能的协同破局,与创研实验中心的技术深化,则代表恒林家居迈向另一重高增长空间的“未来潜力”,也为家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路径。下半年如何?家居新范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