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1 18:47
(来源:乔令财经)
在英伟达突破4万亿美元,博通创历史新高之后,国内AI指数中Wind光模块CPO近一年的涨幅高达270%,远超沪深300。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为首的三巨头近一年涨幅更是超过1倍,其中新易盛拉出了4倍的涨幅。
从资金风向上来看,A股今年和美股的风格极其相似,国际资金扎堆涌入AI产业拥抱英伟达、博通、AMD以及亚马逊、谷歌等云厂商,可以说美股的牛市全靠AI产业支撑。而国内市场上半年还是银行金融抱团拉指数,下半年风格切换到AI、医药,Nvda链的工业富联拉出了万亿市值,光模块三巨头的中际旭创市值逼近4000亿。
某种程度上来说,A股今年的牛市几乎是全面牛,全市场有4235家年内涨幅为正,翻倍个股近400家,但行业上分化依然明显,核心主线主要集中在芯片、达链和创新药,押不中这三个方向今年就很难拿到超额收益。
从公募表现来看,截止到8月30日,公募4399只股票型产品中几乎全面盈利,平均收益率为24.96%,混合型8205只产品中也有8089只盈利,平均收益率22.89%,而这其中布局光模块的几乎都是50%以上的收益。比较突出的是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近一年收益超过200%。
风口上的阿尔法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功能的光电子器件。光模块由光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组件组成,其中核心构成器件是光收发器件,主要包括TOSA、ROSA。
上游主要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光芯片、电芯片、光组件、光器件等,下游应用场景主要是电信市场和数通市场。
这两年光模块大火的根本原因在于AI大模型的火爆,从Chatgpt开始至今全球开启了一波大语音模型创新热潮,自动驾驶、机器人,以及AI大模型训练等都直接推动了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
英伟达是卖GPU的,光模块相当于是给英伟达以及谷歌这些大厂供应配件的,海量的数据需要光模块来转换光信号,而市场常说的800G、1.6T这些是传输速度,传输速度越快价值就越高。
下游需求景气度完全依赖数据大厂的资本开支,而从Q2各大云厂商财报中也能看到,行业的景气度是持续过热的。Meta财报后将资本开支上调至660亿-720亿美元,2026年预计Capex将达到1000亿美元,微软Azure连续大幅超预期后,下季度的资本支出预期也提到了300亿美元,AWS全年预期1200亿美元,之前是1000亿美元。
从行业层面来看,无论是应用还是算力产业,进展速度及行业影响都大幅超预期,整个AI以产业闭环已变得清晰可见。腾讯靠AI赋能实现营销收入的增长,Meta也是AI驱动广告业务高增长,在微软谷歌尝到甜头后,亚马逊也在大力投入加大Capex。
高盛在8月26日的报告中也上调了新易盛和中际旭创的目标价格,给出了光模块一个长期增长前景更为乐观的观点。高盛分析表明,对应每1美元花在GPU上的投资,光模块的投资价值量将持续攀升,从H100的0.07美元上升到GB300的0.09美元。预计到Rubin ultra这一代GPU,每1美元GPU投资,须投入的光模块价值量将达到0.12美元。
这么热的行业风口,在年初第一季度也出现了较大的分歧,一季度市场担心CPO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光模块的影响,以及EML芯片短缺等负面因素,多家外资行也下调了中际旭创的盈利预期。
美银报告中提到,注意到CPO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这可能降低收发器制造商的价值,虽然传统收发器在未来2~3年仍是主流,但依然下调了中际目标价。包括小摩、瑞银、野村等均在3-4月下调过光模块厂商的目标价格。
但是二季度在光模块情绪低谷阶段,依然有多个公募产品逆势加仓,比如中欧科技战队的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二季度前十大持仓几乎全换,光模块三巨头以及胜宏科技这些之后都是超级大牛,本轮行情的标杆;杜厚良管理的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发起A前十大重仓也踩中光模块、国内晶圆巨头以及算力链;重仓自主替代科技链的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年内收益也超过65%。光模块翻倍的还有永赢科技智选、中航机遇领航、信澳业绩驱动等。
产业逻辑思考
在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的中报中,冯炉丹的观点就提到:AI并不仅仅是科技板块的一个分支,而是驱动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力量,是科技领域中确定性较高、最具成长潜力的赛道之一。我们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性研究,力求把握技术突破和商业变现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报告期内大幅调仓的方向几乎全部都是AI产业链,加仓推理侧基础设施,重点布局海外算力链需求提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光模块和PCB产业。
杜厚良在半年报中的观点也明确表达了对AI产业的乐观:5月开始,海外AI叙事有较大变化,Tokens调用大幅增长,头部厂商在推理端产生正向的ROI,带动算力需求应用,我们也在重点关注,目前看到海外在AI陪伴、编程、AI客服三个领域爆发。我们认为在供给端更明确后会有更好的配置机会。
在三季度的展望中也提到了国产算力和应用的机会:AI的发展是波动式的,有一定周期规律的,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硬件,中美之间在大模型的差距也是从接近到拉大再到接近。在当下阶段,海外多模态大模型能力结合MCP,带来了海外应用也就是推理端的爆发。后续我觉得国内一定会较快速地跟上这个节奏。
从光模块全面爆发后,国产算力链以寒武纪为首的设计厂也全面爆发,寒武纪市值突破6000亿,中芯市值也创历史新高,存储、芯片、IP厂等全面加速暴涨。说是科技牛,其实是AI和算力的牛市。
仓位集中在自主科技链的邵洁在半年报中也提到了自主科技崛起的机会。她觉得二季度国内大模型和应用处于真空期阶段,AI行业表现相对暗淡。但如果把目光转向海外,各类AI应用5-6月的ARR都较年初高速增长,推理端需求逐渐显现,ASIC在推理应用中占比提升速度超过GPU。
发现AI产业趋势,从AI推理进入新阶段,推理模型的模型维度、记忆、推理速度和推理成本都是产业创新的方向,同时她也提到了国内企业在智能汽车、先进支撑、自研IP、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高技术附加值领域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和赶超。之后就是坚守逻辑知行合一等待市场验证。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的中报里也谈到了AI产业的发展趋势。海外GPT的迅速迭代,科技巨头如谷歌、META在ASIC的持续投入,通过国内互联网厂商的资本开支提速,AI的景气度持续超预期。基于下游需求的高景气,光模块以及上游光学器件、AIPCB的需求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信澳业绩驱动也关注到了光模块,管理人在报告中提到AI产业链未来一段时间内业绩爆发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仍然较强,AI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趋势已经逐渐加速,并深刻影响改变各行各业。
结尾
在中际旭创的持仓中,中欧持仓602万股位居第八,新易盛持仓1004万股排名第六,踩中光模块风口的还有中欧新蓝筹混合A、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A,及中欧成长先锋混合A,其他的就不列举了。
除了自主科技和Nvda链以外,今年医药也是大牛,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年内收益也接近65%。
主动型投资和被动ETF投资是有本质区别的,ETF是以成本规模取胜,而主动投资更看重择时和产业研究能力。在收益层面上,主动型的目标就是跑赢基准攫取超额收益,而被动型则是紧跟指数拿到一个平均回报(Beta)。
冯炉丹是最早关注到光模块的基金经理,发现产业趋势,之后坚守逻辑等待市场验证。四月CPO技术迭代的分歧中,传统光模块的确有不少负面预期,也有不少产品减仓光模块,真正坚守下来拿到翻倍收益的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