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1 17:08
2025 年上半年,水产农牧行业迎来阶段性 “成绩单”。多家上市企业陆续披露半年报,整体呈现 “头部领跑、多数回暖、少数承压” 的格局 —— 海大集团以最高28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榜首,新希望、大北农等企业实现显著扭亏,而国联水产则陷入5.4亿元亏损困境,行业分化态势进一步凸显。
头部企业表现亮眼,海大集团成 “标杆”
在一众水产农牧企业中,海大集团(002311.SZ)的表现堪称 “教科书级”。2025年上半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在25亿-28亿元之间,同比增幅达17.64%-31.76%,不仅延续了高盈利水平,更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业绩背后,是海大在饲料业务上的强劲爆发力。上半年,公司饲料外销量约 1365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海外市场增速高达40%,展现出全球化布局的成效。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7月8日,海大2025年饲料外销量累计同比增量已突破300万吨——在行业整体饲料销售缩量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既体现了其产品竞争力,也反映出高效的供应链与渠道管理能力。作为全球极少数能同时产销全品类饲料的企业,海大的 “全品类+全球化” 战略,正持续为其构筑护城河。
中小企多点突破,百洋、粤海饲料回暖
除了头部巨头,部分中小型水产企业也在2025上半年实现业绩反弹,通过业务优化与市场开拓,逐步摆脱此前的亏损状态。
百洋股份(002696.SZ)便是典型代表。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38.34%;归母净利润711.8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状态实现147.79%的大幅增长。
细分业务来看,其核心板块全面发力:水产品加工业务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34.13%,罗非鱼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出口占比超 85% 的海外市场稳步扩张;饲料及饲料原料业务同步回暖,饲料营收 6.23亿元(+43.02%),鱼粉、鱼油因国内外销量增长,营收达1.6亿元(+52.59%)。不过,公司也面临短期现金流压力,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99亿元,主要因饲料销量增长带来的应收账款增加及战略性存货储备所致。
粤海饲料(001313.SZ)则实现了 “从亏到盈” 的关键跨越。2025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6.68亿元,同比增长12.90%;归母净利润356.50万元,同比激增107.43%,较去年同期的-4797.74万元亏损彻底扭转。这一转变得益于饲料销量的稳步提升——上半年饲料销量33万吨,同比增长11.40%,而 “粤海创富行”“战春行动” 等主题营销活动,不仅激活了销售团队活力,更推动新客户销量占比大幅提升,为业绩注入新鲜动力。
近年粤海饲料中报总营收(亿元)
近年粤海饲料中报归母净利润(亿元)
从业务结构看,粤海饲料仍以饲料销售为核心(占营收90.25%),同时动保产品销售增长16.42%,海外市场营收增速达75.02%,显示出多元化布局的初步成效。不过,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至9.64%,净利率仅0.04%,盈利空间仍需进一步拓展。
行业整体回暖,多企业实现 “扭亏为盈”
除水产企业外,农牧板块的多家企业也在2025上半年迎来业绩拐点,通过优化业务结构、降低成本,成功走出此前的亏损泥潭。
新希望(000876.SZ)的 “翻身仗” 尤为瞩目。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6.8亿-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17亿元亏损,增幅达 155.85%-164.07%,实现五年来首次上半年盈利。这一突破主要依赖两大业务:生猪养殖业务在完成防疫改造后,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同环比双降,实现同比扭亏;饲料业务则通过产品升级与渠道优化,实现量利双增,成为稳定业绩的 “压舱石”。
大北农(002385.SZ)则凭借种子业务的爆发实现扭亏。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1.9亿-2.5亿元,同比从亏损转为盈利。其中,水稻种子销量同比翻倍,玉米种子销量增长超三倍,直接带动种子业务收入与利润大幅提升;同时,饲料业务销量增长叠加期间费用下降,进一步增厚了利润空间。
牧原股份(002714.SZ)作为生猪养殖龙头,上半年业绩更是 “暴涨”。其归母净利润预计102亿-1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29.97%-1190.26%,核心原因是生猪出栏量上升带来的收入增长,以及养殖成本的同比下降,展现出规模化养殖的成本优势。
国联水产陷亏损,行业分化加剧
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分享行业回暖的红利。国联水产(300094.SZ)2025上半年的表现便不尽如人意,成为行业内少数亏损的企业之一。
半年报显示,国联水产上半年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下降18.36%;归母净利润亏损5.4亿元,而去年同期仍盈利 1754.06万元,业绩反差显著。不过,公司也在积极寻求破局:国际营销业务成为亮点,营业收入与盈利增长均超50%,通过全球采购与精深加工优势,成功开拓东欧、韩国市场,并打造海外 OEM样板工厂,实现 “国内下单、国际生产、国际销售” 的新模式,为澳洲、欧洲市场拓展奠定基础。但短期内,营收下滑与亏损压力仍需时间缓解。
行业趋势:聚焦主业、降本增效成关键词
从2025上半年水产农牧行业的表现来看,“聚焦核心业务、优化成本结构” 已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逻辑。头部企业如海德凭借全品类饲料与全球化布局巩固优势;中小企如百洋、粤海饲料通过细分市场(如罗非鱼出口、新客户开拓)实现增长;扭亏企业如新希望、大北农则依赖业务升级(养殖成本下降、种子销量爆发)摆脱困境。
未来,随着消费需求回暖与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核心产品竞争力、成本控制能力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业务分散、成本高企的企业,或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2025年下半年,行业能否延续回暖态势,仍需关注饲料原料价格波动、海外市场需求及养殖端产能变化等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