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净利最高增80.4%!10家锂电营收全线飘红

2025-09-01 19:32

(来源:行家说储能)

行家说储能

  8月结束,上半年储能相关企业的财报已基本披露完毕。

  行家说储能整理了10家储能电池领域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发现上半年储能行业部分企业体感“艰难”,但具备强品牌效应和综合实力的企业营收增长显著,市场呈现出“强者愈强”的态势,“二八分化”趋势愈加明显。

从已发布的财报中,我们梳理出以下重点信息:

NO1 10家企业营收全部同增,比例在7%-35%之间;

NO2 6家企业实现利润积极发展,最高增80.4%;

NO3 披露储能营收的企业多数实现增长,最高增109%;

  NO4 多数企业储能毛利率有所下滑,但幅度不大。

▋净利最高增80.4%!锂电营收全线增长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板块10家企业营收实现全线上升。其中,比亚迪宁德时代营收均突破千亿,利润超百亿,领先优势显著;亿纬锂能欣旺达营收向300亿靠近;国轩高科营收接近200亿,中创新航则超150亿元。整体上来看,锂电池企业梯队分化明显。

  上述锂电企业营收全线增长,平均增速为18.15%,其中最高增速为中创新航的31.68%,宁德时代营收同比增长7.3%,增速有所放缓。

  从利润增速看,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位列前三,同比增长分别达到87.14%、35.6%和35.22%,显示出优质企业强大的盈利韧性。

  而德赛电池、瑞浦兰钧、赣锋锂业鹏辉能源的营收在100亿元以下,其营业收入虽同比在增长,但除了瑞浦兰钧大幅度减亏外,其余3家的利润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储能营收最高增1倍!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在储能业务方面,共有7家锂电企业披露了相关收入情况(见下表)。

  其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瑞浦兰钧、鹏辉能源等7家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均有明确表示,储能业务在企业营收中的重要性。从储能营收占比来看,除了欣旺达仅占3.7%外,其他企业的储能营收占比普遍在10%-25%之间,瑞浦兰钧储能营收占比已超5成。

  其中,宁德时代虽然储能营收有所下滑,但仍以284亿元的营收断档第一。亿纬锂能储能营收超百亿元,储能业务同比增长超30亿元,成为净增营收最高的企业。

  亿纬锂能储能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即中国“双碳”战略、欧盟“绿色协议”等政策和激励措施。上半年,亿纬锂能创新性的“大方形+叠片”路线为主导的技术平台、全球首家量产 600Ah+大方形铁锂储能电池以及储能解决综合性方案都在为其储能业务提供发展动力。

  从增速看,中创新航储能业务同比增长109.70%,表现亮眼;欣旺达与瑞浦兰钧紧随其后,增速分别为68.85%和58.4%,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其中,中创新航指出,对于储能业务大幅增长的原因是由于企业持续开拓储能系统产品业务领域,其储能系统产品业务实现倍数级增长。

  欣旺达指出,主要在于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客户群体,全球战略进一步深化。瑞浦兰钧则或是因海外户储订单爆发(占储能收入70%)及大储项目落地实现业绩大幅提升。

  出货量方面,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分列前三,同比增速分别为22%、37.02%和119.3%,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86%、87.51%,储能产线更是接近满产状态,推动Q2储能电池出货量环比增94%。而且国内储能锂电池整体出货已连续2个季度同比增速超120%。而第二梯队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仅为60%-70%,部分企业甚至低于50%。

▋毛利润大部分下滑,企业阶段性承压

  除中创新航或因海外订单增长与系统集成业务外,促使毛利率微增1.6个百分点外,其他企业储能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下滑(毛利率高点为2024年H1),整体维持在12%-25%左右,这也显示出当前储能电池行业竞争的激烈。

  整体来看,宁德时代的毛利率达25.52%,虽微降,但仍为业内第一,欣旺达则以20.24%的毛利率居第二。另外,德赛电池由于储能业务受企业策略调整影响,储能业务利润阶段性承压,毛利率呈现负值。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PCS、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池的毛利率相对较低。不过,当前行业毛利率的普遍下滑也或是由于前期锂价处于低位带来的电芯价格调整以及国内市场的内卷化所致。

  随着4月以来锂电池价格企稳回升,以及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储能业务的盈利水平有望得到修复和提升。这一变化也标志着行业竞争正在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回归到以技术、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竞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