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1 18:30
转自:EarlETF
9月开门红。
以上证指数来看,不过是上涨0.46%的小涨,报收3875.53点,虽然算是本轮上涨的收盘新高,但并未突破上周五的高点。
但是以整体市场来看,更为喜人。万得全A上涨0.81%,万得全A等权重指数则上涨0.96%,显然小盘股表现更好一些。中证2000上涨0.97%,万得微盘股指数上涨1.47%,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也算小微盘,但是走势一向鹤立独行的北证50指数却是依然下跌0.36%,可见对于小微盘,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还是有分歧。
纵览周一的A股,老热点依旧,新热点涌现。
新热点,其实属于“外生型”。
上周五,黄金美盘时间大涨,全球最大的黄金ETF——GLD创出收盘新高。四月迄今,黄金在这个狭小的区间内盘整了四个多月,似乎选了了向上。
周一,上海金开盘也是跟随全球市场快速拉升,全日上涨2.08%。
黄金的上涨,不以A股的意志为转移,属于独立事件。当然对A股,也有小幅的刺激。
SSH黄金股票指数大涨6.94%,差不多算是周一最强势的指数。
不过从黄金股票的走势来看,新高其实已经是一连串时间,比全球金价的上涨,来的更早。如今只是顺势。
姑且不说黄金股,对于趋势投资者,黄金似乎又有了加仓的理由。如果之前没有配置或者仓位较低的,是否要对A股或港股今年涨幅过多近期后劲不足的板块部分(比如小微盘)获利了结,增配一点黄金?我觉得是一个可以值得考虑的选项。
当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则是有色,有色金属指数上涨3.4%。有色金属成分股很杂,既有黄金、也有小金属还在新能源材料等,周一表现要好于稀土产业。
老热点嘛,还是硬科技。
先分享一篇推文《【广发策略】坚守产业主线,还是寻求低位轮动?》,讨论的是最近比较热门的高低切的问题。最近其实类似的讨论不少,但大量实证数据的结果都与这篇类似:
*维持前期关键判断,市场确立“牛市思维”,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很难逆转。*资金面的【四个蓄水池】发生变化,“资金流入-赚钱效应-资金流入”的正螺旋已经打开。
应该说,在弱经济不能看宏观整体景气度的前提下,看硬科技“天时地利人和”外加局部景气度的思路,显然拥趸众多的。
如果说这种拥趸,在专业机构层面,还需要讲政策,讲利润,讲未来。那么从资金面,就是一根主线,只管买。
当下A股这条主线,不是行业,而是主题——人工智能。
所以从下图的人工智能类指数的ETF规模变动可以看到,截至上周五,一周就流入145.94亿元,上周五即使调整也是蜂拥涌入,这算是市场目前最忠诚的买盘了。
当然,主线之下,也能扩散。这点《【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健康牛”:结构比节奏重要》有一个观点说的挺好:
更重要的则是,在本轮“健康牛”的大环境下,各板块需要交替轮动、交替向上,行情才能走得更平稳、更持久。往后看,随着新动能领域景气集中释放,科技成长板块中依然有众多细分方向值得挖掘,结构比节奏更重要。但经历前期的极致分化后,行情若要走得更远、更健康,仍需各板块“多点开花”、交替轮动向上,“健康牛”才能演绎得更充分。
张启尧提示的五大主线下的扩散方向是港股互联网、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应用、创新药、新能源产业链。
事实上,面对近期买盘如此蜂拥,不由得引申出一个话题“隐形慢牛”。
A股需要“慢牛”,这已经成为了市场共识。
但牛的“快”与“慢”,以何来评价?
方法有很多,但显然广大股民最喜欢的评价对象还是上证指数。3700点,3800点,3900点,老股民会数多少天上100点,来评估A股“牛”的快与慢。
如何让上证指数慢一点?
一个可观察的博弈标的自然是银行,最近银行股表现很是萎靡,无论原因是什么,客观上为上证指数贡献了负收益,拖慢了上证指数上涨的步伐,若无银行的调整,上证指数恐怕早就在4000点上了。
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让上证指数再慢一点?
芯片的慢慢走,或许也是重要的一环。上周五中芯国际公告停牌,作为各芯片指数的权重股,这意味相关指数的上涨,少了一大来源。我看了一下,中芯国际在国证芯片权重是9.92%,在科创芯片权重相若是9.915%。
再加上之前寒武纪的警示公告,双重因素之下,周一芯片板块的涨幅,是温和的,对上证指数的推动也相对温和。
与之相比,周一硬科技真正表现的,是跷跷板的另一头——通信。
通信设备指数大涨。
一个小知识,通信设备指数目前被视为“光模块CPO”最浓郁的指数在交易,而其十大权重股中,前五大权重里面,有四个是深交所的。尤其是前两名加起来就超过35%的权重。
这意味着,通信设备板块的涨幅,对上证指数的上涨,不太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或许也是这个因素,近期通信板块ETF的资金流入是极为凶猛,可谓是从不停止。下图是截至上周五的所有同类指数的统计。
下图是这个品类下目前规模最大的通信ETF(515880)的逐日日流通份额变动,可以看到近期始终是流入,而且还有放大的趋势。
相比之下,芯片的ETF投资有点“买跌不买涨”的味道,上周等到周五显著下跌时,才出现大幅的申购涌入,而此前是长期赎回净流出的。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近期通信始终比芯片更强势,毕竟ETF玩家更捧场前者。
当然,要“慢牛”,其实不光是类似芯片与通信的跷跷板。
周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港股的普遍走好。
一方面是港股通创新药的再次大涨,重新站上了布林线中轨,这对在其中横盘一个月的持有人,无疑是一个强心剂。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提及的同时囊括沪港深三地交易所的SHS创新药,下图是A股3点收盘时两个指数的走势对比,SH创新药走势强于港股通创新药,如果从过去10个交易日走势对比来看,A股相关个股显然正在补涨效应下领涨。
目前这个指数跟踪的资金还比较少,不到20亿元,可以关注对应的创新药ETF(517110.SH)。
另一方面,上周五阿里巴巴财报电话会议深受投资者看中,阿里巴巴美股大涨12.9%,也反向刺激了阿里巴巴的港股大涨,而且涨幅更猛。
首次刺激,港股科技板块普遍表现不错,比如著名的恒生科技上涨2.21%。当然,之前也聊过,港股通科技因为还有小部分创新药,所以周一表现更好,上涨2.73%,相应的可以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SH)。
如果说港股创新药还是一个盘子有限的板块,那么港股科技,可就是大盘子,吸纳资金的能力极强。如果未来港股科技板块能够继续有起色,吸引部分的A股资金流入港股,或许也能进一步控制A股的涨速,让上证指数走的更稳健一些,让3900点和4000点来的更慢一些。
当然,在主线不倒、多点开花的乐观情绪下,资金的蜂拥越发出现“羊群效应”。当市场的看多共识愈发拥挤,基于过度自信和FOMO(错失恐惧)情绪的交易便会放大市场的波动。
一旦风向突变或出现超预期利空,短期情绪反转所引发的“踩踏”风险便在悄然积聚——老股民不妨想想2007年的“2·27”。对于热衷于追逐风口的投资者而言,动量的快感背后,是波动放大的利刃。潮水终有退去之时,狂热中保持一份对风险的敬畏,始终做好止损立场的PlanB,或许比庆祝又一个新高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