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浙商I银行梁凤洁】中银香港首次覆盖:兼具高股息与成长性的中资大行

2025-09-01 16:2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大话金融)

投资要点

公司画像:兼具高股息与成长性的大行

(1)公司沿革:百年中银,底蕴深厚。中银香港是中国银行的控股子公司,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17年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分号;2001年重组合并,成立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02年中银香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2)治理结构:中行控股,国际视野。

①中国银行的控股子公司。中银香港股权结构清晰,24Q4末中国银行通过中银香港(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持有中银香港66.06%股权,其余33.94%股权则为公众持股。

②高管团队具备国际视野。中银香港董事会核心成员、高级管理人员多具备境外银行管理经验,国际视野丰富。

(3)经营特征:深耕香港,牌照齐全。

①深耕本土。2024年末,中银香港在香港地区贷款占全部贷款的74.7%,在香港本地的贷款市占率16.4%,仅次于汇丰控股。

②牌照齐全。中银香港是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香港唯一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客户基础好;此外还控股保险、资管、信托等子公司,金融牌照齐全。

(4)个股特征:高分红,红利属性强。2025年起,中银香港开始季度派息,成为继恒生、汇丰后第三家按季度派息的港股上市银行。中银香港的分红比例高,红利属性强。2024年度中银香港的分红比例为55%,仅次于恒生银行、汇丰控股,现价对应其2024年度股息率为5.40%,高于港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55bp。

盈利特征:盈利能力强、资产质量优异

中银香港ROE高,源于高杠杆、ROA优势明显。2020~2024年平均ROE 10.2%,优于同业3.0pc。2020~2024年平均杠杆水平12.0倍,高于可比同业2.5pc;平均ROA为0.85%,高于可比同业9bp。ROA优势得益于成本费用率和减值率低。

(1)规模:信贷增长乏力,投资增速较快。2020~2024年资产复合增速6.7%,高于行业6.0pc。投资方面,2020~2024年投资复合增速10.4%,驱动24Q4末投资占比较20Q4末提升6.4pc至34.7%。贷款方面,香港本地贷款、房地产类贷款占比高。24Q4末中银香港使用于香港的贷款占75%,地产类贷款占42%。

(2)息差:跟随市场利率,低于可比同业。中银香港息差走势与市场利率趋同,其息差低于同业,源于收益率高的贷款占比低,负债成本上行。

①资产端,贷款占比较低导致资产收益率低于同业。结构上,24Q4末同业、债券投资、贷款占比14.5%、34.7%、39.7%,分别高于样本行8.0pc、与样本行相近、低于样本行10.1pc。收益上,24H2为例,贷款、债券投资、同业收益率分别为4.51%、3.56%、2.47%。

②负债端,利率上行、定期化加剧使负债成本上行。结构上,2020年以来定存占比随行业上行,24Q4末定存占存款54%,与行业平均相当。利率上,2022年后市场利率快速上行。定期化与利率上行使其存款成本上升,驱动负债成本上行。24H2存款成本率2.76%,较21H2(利率上行前)提升246bp。

(3)非息:中收稳定,交易收入贡献提升。

①中收。2020~2024年中银香港手续费净收入占非息的比例均在50%以上。其中,信用卡、经纪、贷款佣金、保险是其中收的核心。

②其他非息。主要依靠外汇交易,2024年为例,净交易性收益接近110亿,占非息收入58%,其中外汇交易及外汇交易产品收入接近106亿。

(4)费用:有效管控,显著低于行业平均。2020~2024年中银香港成本收入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24A其成本收入比降至24.6%,优于行业平均14.6pc。低成本优势得益于母行的资源支持、业务协同,以及多年来注重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5)减值:资产质量优异,减值损失较少。中银香港减值水平低于行业平均,得益于风险偏好低、风险管控优。2020~2024年中银香港减值损失率的平均水平0.10%,低于行业平均8bp。资产质量指标来看,24Q4末不良率、关注率、3个月以上逾期贷款率分别为1.05%、1.37%、0.73%,低于行业平均91bp、78bp、57bp,24Q4末拨备覆盖率为85%,与其余5家可比银行相比是最高的。

(6)资本:有效支撑高分红率与股票回购。2024年底中银香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0%,在6家港股上市的可比银行中最高,有利于高分红与股票回购事项。

发展机遇:立足香港、深化东南亚战略

(1)香港本地:大本营,影响力持续加强。中银香港深耕香港本地,本土影响力持续增强。24Q4末本土贷款市占率较20Q4末提升2.6pc至16.4%,仅次于汇丰控股;25Q1中银人寿市占率较20A提升2.8pc至17.2%,仅次于汇丰人寿; 24A全新高端品牌客户数、净增跨境高端品牌客户数同比增长98%、83%,并于2025年初计划收购中银国际私行业务,持续夯实客户基础、扩大市场影响力。

(2) 东南亚地区:增长点,共建一带一路。24Q4末东南亚地区存款、贷款余额862、587亿港元,占比较22Q4末提升0.2pc、0.3pc至3.2%、3.5%;24A东南亚地区营收49.3亿港元,对营收贡献较22A提升1.2pc至6.9%。伴随中企出海及东南亚产业链新布局,东南亚业务对营收贡献有望维持升势,成为其新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中银香港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55%/3.38%/1.56%,对应BPS为35.18/38.38/41.56港元。截至2025年8月25日,现价为36.80港元/股,对应2025年PB为1.05倍;目标价为44.28港元/股,对应2025年PB为1.26倍,现价空间2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报告信息

分析师:梁凤洁(执业证书号S1230520100001)

分析师:周源(执业证书号S1230524070004)

具体参见2025年08月26日报告《兼具高股息与成长性的中资大行——中银香港深度报告》,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银行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银行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