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1 15:49
9月1日,针对近日网络传闻“阿里紧急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订单至15万片”一事,阿里云相关人士回应称,阿里云始终坚持“一云多芯”策略支持国产供应链,但所谓采购15万片GPU的消息并不属实。
尽管如此,市场情绪依然高涨,国产AI芯片厂商走势强劲,相关概念股也集体跟涨。
截至发稿,港股市场中阿里巴巴(09988.HK)股价大幅拉升近18%,并带动A股多只阿里概念股走强。比如与阿里平头哥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量产RISC-V处理器D1的全志科技(300458.SZ),截至收盘,该股涨幅12.08%;与阿里云定制化IDC核心供应商的数据港(603881.SH),涨幅9.99%;为通义大模型提供30%推理算力的杭钢股份(600126.SH),涨幅2.64%。
除此之外,包括旋极信息(300324.SZ)、新华都(002264.SZ)、荣联科技(002642.SZ)、三江购物(601116.SH)、智度股份(000676.SZ)、健康元(600380.SH)、浙大网新(600797.SH)、依米康(300249.SZ)、派诺科技(831175.BJ)、山子高科(000981.SZ)、朗新集团(300682.SZ)等一批阿里概念股,均出现不同幅度跟涨。
这一轮行情背后,是市场对阿里云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的强烈预期。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阿里资本开支达到38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长220%。该季度,阿里云业务实现营收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并带动计算、存储等公有云服务需求同步上升。
今年2月,阿里曾表示,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虽单季投资额会因供应链因素有所波动,但整体节奏不变。阿里同时透露,已为全球AI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准备“后备方案”,通过与不同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储备,从而确保3800亿元投资计划能够如期推进。
与此同时,阿里也在积极布局自研AI芯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阿里正在开发一款新的AI芯片,该芯片意在面向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与英伟达架构兼容,并由国内企业代工生产,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消息面上,英伟达专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近期面临挑战。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监管机构已要求多家科技公司说明采购英伟达专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的理由,而非优先采用国产替代方案。这一要求主要出于对芯片安全性的考量,包括其是否存在远程定位、远程关闭及数据泄露等“后门”风险。此举被业内普遍解读为对国产AI芯片产业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