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01 10:35
(来源:南京日报)
转自:南京日报
8月28日,东南大学-工商银行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项目路演,在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私人财富中心精彩启幕。这场由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与工行南京汉府支行联合主办的活动,如同为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资本搭建的“鹊桥”,让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舞台,为南京科创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前沿项目集中亮相 技术价值获资本青睐
当天的路演环节,四位来自东南大学的前沿科技项目依次登场,涵盖智能装备、低空交通、芯片通信、光电探测等关键领域,引发投资机构高度关注。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宋爱国教授团队带来的《人机共融型力触觉感知神经义肢手》项目,突破了灵巧机构设计、肌电信号解码等核心技术,其成果不仅斩获2024国际助残技术竞赛CYBATHLON冠军,更在载人航天、核电安全等领域展现广阔应用前景;机械工程学院梁世波教授的《水陆两栖垂直起降飞行器》,聚焦低空经济发展需求,无需依赖机场跑道即可实现起降,为城市通勤、物流运输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连鸣教授团队的《毫米波通信、雷达感知芯片与模组》项目,依托东南大学与紫金山实验室技术积累,瞄准5G通信、智能交通等场景,计划研发高集成度低成本芯片及模组;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雷威团队的《高分辨率小型化光谱相机项目》,采用量子点/纳米晶叠层传感器技术,无需复杂分光系统即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并将进入产业化阶段。
毅达资本、南京市创新投、力合资本的专家对项目进行了专业点评,从市场估值、技术落地路径、商业化模式等维度提出建议,资本将积极对接优质项目,助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政产学研金协同 共筑创新生态
活动现场,工商银行南京汉府支行行长谭华媚介绍,工行南京分行作为区域金融“主力军”,多年来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投融资总额稳居南京同业首位。特别是2020年10月设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以来,已服务1100余家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215亿元,通过“科创并购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创新产品,让电子信息、智能电网等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如虎添翼”。
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辉介绍,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均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学校2019年成立的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已构建起“全方位设计、全过程管理、全链条服务”的成果转化体系,2024年设立的“一门式”服务窗口更是为师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便捷通道。
东南大学资产管理处处长郝勇生表示,技术转移公司作为学校产学研协作桥梁的纽带,促成了校内多个优质成果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协同。希望技术转移公司通过持续高质量的推介活动,让学校技术团队多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政府、资本多一个了解技术的窗口,让大家在面对面交流中、近距离接触中,逐步提高技术进入产业化轨道的机率。
金融赋能+专业服务 打通转化全链条
活动中,工行南京汉府支行高级信贷经理贾丽秋就科创企业金融支持政策进行了宣讲,详解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信贷产品、利率优惠及服务流程。北京市炜衡(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明则以《股权架构设计》为题开展专题讲解,为科研团队提供产业化过程中的法律实务指导。
此次路演是工行南京分行深化“银校合作”的又一实践。据了解,作为南京主城区重要的制造业支行,汉府支行今年创新推出“企业金融服务驿站”,联合秦淮区政府在新街口商圈搭建服务平台,已开展多场普惠金融、股权融资对接活动。未来,工行南京分行将继续与东南大学深化合作,聚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金融+技术+资本”的协同模式,助力前沿科技成果迈过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南京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