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31 21:02
(来源:涂料采购网)
2025年上半年,涂料行业迎来“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随着11家涂料龙头企业半年度报告陆续披露,净利润的剧烈分化成为最核心的矛盾点——部分企业凭借产品升级与赛道选择实现利润翻倍,而另有企业深陷亏损泥潭,同比降幅超9倍。与此同时,近300亿的应收票款规模与部分企业的现金流紧张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让“金九银十”旺季到来前的涂料行业,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头部狂欢、尾部亏损!涂料行业净利润分化程度高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今年上半年,涂料行业净利润整体呈现“头部分化加剧、尾部全面承压”的格局。从数据来看,既有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超2倍的爆发式增长,也有企业净利润亏损扩大至近2亿,行业盈利逻辑正加速向“技术+赛道”切换。
在盈利表现突出的企业中,可分为“稳健龙头”“黑马中游”“转型先锋”三类。
稳健龙头代表——北新建材:以19.30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第一,尽管同比微降12.85%,但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其盈利稳定性凸显。核心原因在于“产品溢价+成本控制”双管齐下:一方面,龙牌公司新产品事业部聚焦五大核心产品推广,新品溢价效应直接增厚利润;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升级产线、强化设备管理,主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进一步夯实盈利基础。
黑马中游代表——凯伦股份:以232.48%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成为行业“增长王”,净利润达2581万元。其增长动力来自“双主业驱动+技术深耕”:“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新型显示面板检测及补偿修复”的双主业结构优化了营收来源,同时聚焦地下空间防水、屋面工程等领域,深耕高分子材料技术,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摆脱了对传统建筑涂料赛道的依赖。
转型先锋代表——三棵树:实现4.36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7.53%,成为头部企业中少有的“翻倍增长者”。关键在于产品与业务结构的双重优化:高端涂料占比提升推动上半年毛利率达32.35%,同比提升3.71%;同时,费用管控与减值准备减少,进一步释放了利润空间,零售端“马上住3.0”战略升级与工程端人均效能提升,为盈利增长提供了双重保障。
此外,麦加芯彩也表现亮眼,以1.10亿元净利润、48.83%的同比增幅,印证了工业涂料细分赛道的潜力;科顺股份虽净利润4696万元,同比下降49.98%,但仍保持盈利,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与盈利阵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企业净利润深陷负值,且同比降幅惊人。
亚士创能成为亏损最严重的企业,净利润约-1.92亿元,同比下滑901.25%。其亏损根源直指“地产依赖症”——下游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建筑涂料需求大幅减少,叠加期间费率高企与成本上涨,毛利率直接下滑21%,双重压力下企业盈利彻底“崩盘”。
飞鹿股份亏损3866.29万元,其在半年报中提到“终端需求释放不足”的问题,传统业务增长乏力,而新市场开拓尚未见效,导致亏损局面难以扭转。
*ST金泰虽营收实现5.66%的同比增长,但净利润870.85万元,同比下降32.98%,盈利能力与营收增长脱节,反映出企业在成本控制、产品竞争力上的短板。
从整体盈利格局来看,传统建筑涂料赛道因地产颓势成为“亏损重灾区”,利润被应收账款与市场竞争持续压缩;而高端装备、新能源配套等工业涂料细分领域,凭借技术壁垒与差异化需求维持高毛利,成为盈利增长的“新引擎”,行业盈利驱动正从“规模+地产红利”向“技术+新兴需求”加速切换。
头部承压下滑,中游逆势崛起!营收榜冰火两重天
相较于净利润的剧烈分化,营收端的格局更显“梯度分明”——头部企业受地产产业链拖累普遍下滑,而中游企业凭借细分领域聚焦或区域市场优势,实现同比上涨,行业营收分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营收前三的企业仍保持规模优势,但同比增速多为负,反映出头部企业的“增长焦虑”。
东方雨虹以135.69亿元营收居首,同比下降10.84%。尽管营收下滑,但其多维度布局仍展现出龙头韧性:工程与零售渠道双轮驱动成效显著,砂浆粉料等非防水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推动企业向“防水+砂粉”双主业转型;同时,海外贸易、工程承包及零售业务构建的多元化商业模式,为营收注入了海外市场的新动力。
北新建材以135.58亿元营收紧随其后,同比微降0.29%,近乎“持平”的表现已属行业难得。其核心增长点来自防水建材板块,实现24.9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99%,创下近5年来上半年营收新高,“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下,非涂料业务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三棵树以58.16亿元营收位列第三,同比增长0.97%,成为头部三强中唯一正增长的企业。增长逻辑清晰:零售端“马上住”“艺术漆”“仿石漆”下游双包服务模式快速复制,“马上住3.0”战略升级业务实现翻倍增长;工程端通过提升人均效能、开拓战略新赛道,保障了业务平稳发展,“零售+工程”双轮驱动见效。
与头部企业的“承压”不同,中游企业凭借对细分领域的聚焦,走出了独立增长行情。
飞鹿股份以2.38亿元营收实现48.77%的同比增幅,成为行业营收增长最快的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聚焦风电涂料细分赛道,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差异化需求拉动营收大幅增长,摆脱了传统建筑涂料的需求束缚。
麦加芯彩以8.88亿元营收、17.09%的同比增幅,印证了工业涂料赛道的潜力。作为工业涂料领域的代表企业,其业务受新兴产业拉动明显,不依赖地产产业链,成为中游企业增长的“标杆”。
*ST金泰以3.67亿元营收实现5.66%的同比增长,尽管增速不算高,但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凭借区域市场的深耕与特定客户群体的维护,实现了营收正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反观亚士创能等企业,营收分别同比下降核心原因仍是对传统建筑涂料赛道的过度依赖,地产需求下滑直接导致营收“断崖式”下跌,进一步印证了“赛道选择决定增长命运”的行业现状。
近300亿应收票款压顶,现金流分化考验风控能力
营收与净利润分化的背后,是涂料行业资金层面的隐忧——应收票据和账款合计近300亿,叠加部分企业现金流为负,资金周转压力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应收账款规模来看,头部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东方雨虹以94.09亿元居首,北新建材61.16亿元、科顺股份43.60亿元紧随其后,三家企业应收账款合计超199亿元,占行业总规模的60%以上。从同比增幅来看,ST金泰(+11.37%)、北新建材(+10.40%)、飞鹿股份(+6.28%)成为为数不多的应收账款增长企业,其中北新建材的增长与防水业务扩张相关,而ST金泰、飞鹿股份则与细分市场客户扩张有关。
应收票据方面,行业合计规模接近8亿,东方雨虹以2.98亿元居首,麦加芯彩1.51亿元、*ST金泰1.28亿元位列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应收票据同比降幅显著,如凯伦股份下降61.34%、科顺股份下降41.91%,反映出企业在票据管理上的收紧;而三棵树应收票据同比增长58.34%,则与零售业务结算模式调整有关。
整体来看,建筑涂料头部企业应收款高企,核心原因在于地产工程业务占比高——地产信用风险下,账款回收难、周期长,尽管部分企业收缩地产业务,但存量规模大导致风险未完全释放;而中游企业应收款增长则需区分“良性扩张”与“风险积累”,若客户付款周期可控、现金交易占比高,则风险较小,反之则可能成为“隐患”。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盈利表现高度相关:北新建材(9.62亿)、三棵树(3.51亿)、麦加芯彩(1.80亿)成为现金流最充裕的三家企业,其共同特点是“盈利稳定+业务结构优化”——北新建材依托“石膏板+涂料”协同布局,三棵树凭借零售端现金交易占比提升,麦加芯彩则因工业涂料客户付款周期短,均实现正向现金流。
与之相对,亚士创能(-1.96亿)、东方雨虹(-3.96亿)等企业现金流为负。亚士创能因亏损严重导致现金流“失血”,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则因应收账款回收慢,资金占用过多,叠加业务扩张投入,导致现金流紧张,短期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把握新机遇控风险:涂料企业需优化布局谋发展
2025年上半年的涂料行业,在挑战与机遇的交织中加速转型,从半年报数据可清晰看到,行业正逐步摆脱对传统地产产业链的依赖,转向新兴需求驱动的发展新阶段。细分赛道的潜力持续释放。同时,在绿色低碳政策导向下,低VOCs粉末涂料研发、生产工艺降能耗等技术突破,正成为技术领先企业抢占环保红利的关键,推动行业向绿色化、高质量方向迈进。
不过行业转型过程中仍需直面多重挑战,下游房地产行业低迷的“余波”尚未完全消散,对传统建筑涂料需求的压制仍在持续,部分依赖地产的企业仍面临业务收缩压力;近300亿的应收票款规模叠加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需持续加强风控管理;此外,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上的短板,使其在转型中面临更大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
对于涂料企业而言,在当前“减量时代”,想要实现稳健发展,既要精准锚定细分赛道机遇,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也要优化业务结构、严控成本费用,通过提升盈利质量与资金管理能力,在行业调整期站稳脚跟,为迎接“金九银十”旺季及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公告,由涂料采购网整理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未经许可或未注明出处,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