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31 20:50
8月30日,第九季“工行宝贝成长卡杯”南京晨报“十佳百优”小记者决赛在南京新街口最古老的建筑、中山东路1号的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举行。从全市小学数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110名晨报小记者,分五个场次现场比拼,角逐“年度十佳小记者”。
决赛中,晨报小记者们小选手们以清晰流畅的表达、突出的才艺展示、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展现出的开阔眼界,赢得现场评委和家长的阵阵掌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工商银行南京分行在选拔环节特别增设“童眼观金陵”主题单元,不少小记者们在现场以青少年的视角展示家乡之美、分享金融知识实践、传统非遗技艺体验、自己的科技发明创造等特色内容。
精彩现场:
古筝、吉他、街舞、魔术、贯口、武术……决赛现场,晨报小记者各展才艺,令评委和现场观众赞声不绝。比才艺展示更精彩的,是孩子们分享的他们和南京晨报之间美好的故事,是他们与南京这座城市共同走过的成长轨迹!
用“童眼”看金陵,用画笔和文字记录南京美
这次十佳百优的竞选中,很多优秀的参赛者提供了“童眼看金陵”优秀视频,向大家介绍各种南京的家长之美。有的孩子去了南京眼,为大家讲解了宏伟壮观的南京“大眼睛”,有的孩子选择了玄武湖,还有的孩子去了明城墙,“我轻抚着这些斑驳的城墙,每一块砖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这不仅是建筑,更是我们的文化底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二年级的郭葑菲,不仅是南京晨报小记者,也是一个超级小画家。加入小记者团后,她像好奇的小蜜蜂般参加了许多有趣活动:春节在城门下画春联年味,春天在玄武湖做手绘书签,令她最骄傲的是参与“保护长江,我在行动”活动时,不仅亲眼见到了野生长江江豚,还开心地说:“我把江豚露出水面的可爱模样画了下来,还做成海报和小伙伴们一起宣传保护知识。”“六一”嘉年华的笑声、军舰博物馆的威风模型、亲手做的中药香囊,在她眼里,这些活动就像彩色的珠子,串成了超棒的小记者生活。如今,她依然用“童眼”看金陵,用画笔和文字记录着南京的家乡美,正如她所说:“我要继续记录金陵城的美好故事!”
实践中成长,发现世间精彩
“在南京晨报丰富的实践中,我不断探索与成长。”这是金陵小学四年级的小记者千荷雅对自己成长的注解,而她的脚步,也确实踏遍了探索的每一处角落。走进工商银行南京分行财商课堂学财富智慧,听“电力之光”科普触科技温度,赴金陵图书馆捐书传爱心,随“新春走基层”品民生百态,更循着“万盏花灯斑斓彩,照得秦淮十里鲜”的意境,在非遗馆亲手体验花灯裱糊与彩绘。她不仅拿下两岸征文比赛一等奖、“百优小记者”等荣誉,更用脚步把“课堂知识”与“世间百态”织成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童心传文脉 琴声诉乡情
汉江路小学三年级的袁景初以《童眼看金陵,童心传文脉》为主题,分享了他探秘“民国老金库”、漫步“吴敬梓故居”的经历。“我用这双‘童眼’,不仅惊叹于精密的建筑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南京在近代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他表示,小记者的身份给予了他发现的眼睛和记录的笔,让他能够将沉甸甸的历史感转化为小伙伴们能理解的文字和图片。 袁景初在演讲结束后,用小提琴演奏了江苏南京民歌《茉莉花》,悠扬的琴声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用英语讲好非遗故事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够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和关注非遗。” 樱花小学五年级的朱雨彤则分享了自己将英语学习与非遗拓印相结合的独特体验。她表示,作为晨报小记者,她的使命是用文字和影像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她还生动描述了参观可口可乐工厂的趣事,工厂里“比我古老很多”的一代代可乐瓶如同“时光胶囊”,引着她去好奇那些未曾经历的时光。她用笔记录下这场从糖浆到“快乐肥宅水”的奇妙冒险,展现了小记者敏锐的观察力。
家长感言
“十佳百优”评选是对孩子在小记者活动中成长与努力的检验
决赛现场,来自太阳城小学四年级的张芸宁再次登上舞台,作为去年当选南京晨报“十佳”小记者的小明星。这一次,张芸宁依旧以优异的现场表现再得高分。张芸宁妈妈说,去年有幸参加“十佳百优”评选,孩子收获很多,今年活动通知一出来,孩子就以最饱满的热情决定继续参与,身为妈妈的她是百分百的支持。“十佳百优”评选活动,不仅是对孩子在小记者活动中成长与努力的检验,还提供了和全市优秀小伙伴交流切磋的机会。
提及培养出如此优秀的晨报小记者的秘籍,张芸宁妈妈说,晨报小记者安排的活动丰富多样,从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到各类采访实践,孩子能接触到课本外广阔的知识领域,开拓视野。活动结束后,老师还鼓励孩子记录感受,给予专业的写作指导。在这样用心的引领下,孩子才得以不断进步。
在南京晨报平台 孩子越来越自信
来自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二年级的蒋宛彤现场带领大家通过自制的展板“游览”了大江北的珍珠泉、老山森林公园和不老村等景点,还分享了她参加爱心义卖、卖报募捐、参观城墙博物馆等活动的经历。蒋宛彤的妈妈感慨道:“自从孩子加入晨报小记者,我们亲眼看着她通过一次次周末活动,一步步变得阳光、自信又勇敢!这次能进入决赛,她自己特别重视,每天都会认真练习演讲稿,真的很为她开心。”
评委点评
点赞晨报小记者的“表达力” 珍视孩子的“闪光点”
决赛评委、南京晨报原文化部主任、资深文化记者常芬老师为现场小记者竖起大拇指,“不要小看语言驾驭能力,把一件事描述清楚,就是在梳理思路、锻炼条理,这正是我们晨报小记者与众不同的地方。”
常老师提到,曾带小记者赴台交流,那些获得两岸作文大赛奖项的孩子格外优秀——等待时会自觉看书,把碎片时间用来思考,“这样遇到困难时,心里才有表达的出口”。
谈及现场才艺展示,常老师坦言,许多小朋友虽年纪尚小,但他们的特长如金子般可贵:“有的孩子或许表达稍显局促,但笔下的画作却充满巧思与灵气;有的孩子跳起芭蕾、奏响乐器,一招一式间尽显扎实的童子功与过人天赋。”尤其一个喜爱画画的孩子,令她记忆深刻,尽管登台时难掩紧张,可他的作品里,却满满都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独属于孩童的鲜活视角。常老师提醒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这些闪光点,多给予鼓励。”
比赛的意义不止于胜负,常老师说:“大家水平虽有差距,但难得的是相聚交流、相互学习。”希望小记者们坚持下去,在南京晨报这个平台多锻炼、多阅读,这些知识不仅能在未来的考试中遇到,更会成为大家成长的养分。
工商银行南京分行:深耕少儿金融,赋能青少年成长
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行历来将关心、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视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并在少儿金融服务与提升青少年财商素养领域持续加大投入。第九季“工行宝贝成长卡杯”南京晨报“十佳百优”小记者决赛,为小记者们提供了具有历史底蕴的舞台,此次决赛特别增设的“童眼观金陵”主题单元,正是工行南京分行积极引导青少年观察城市发展、理解本土文化、融合金融实践与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
长期以来,工商银行南京分行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少儿金融服务体系,以“工行宝贝成长卡”等专属产品为载体,帮助孩子们开启金融认知的第一步。同时,尤为重视青少年财商教育,正如本次活动中不少小记者所体验的那样,工行南京分行定期开设面向青少年的财商课堂,将财富管理的智慧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将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教育实践的深度有效结合,助力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财知识,培养责任意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蒋梦贻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彩云 徐海兵 潘菲 万博洋 杨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