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石化驻鄂企业在武汉举办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会

2025-08-30 12:53

(来源:中工网)

8月29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驻鄂企业在武汉首次举办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会,集中展示“十四五”规划以来在能源安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实践成果。数据显示,“十四五”规划以来,中国石化驻鄂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近22%,累计为湖北供应成品油1.6亿吨、天然气440亿立方米,年营业额突破4300亿元,缴纳税费共计1005亿元,相当于为武汉再建3条地铁2号线。

湖北省是中国石化所属企业最密集、产业链最齐全、发展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中国石化在湖北拥有江汉油田、中韩石化、荆门石化、湖北石油、销售华中、化销华中、石化机械、江汉石油工程、川气东送天然气销售中心等16家驻鄂企业,涵盖了石油石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

夯实产业根基,持续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十四五”规划期间,江汉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储量3628万吨,原油产量达580万吨,天然气累计产量365亿立方米,中韩石化、荆门石化炼油能力共计提升至1500万吨,稳居华中最大炼化一体化企业地位。与此同时,中韩石化通过调整炼油结构、实施110万吨乙烯脱瓶颈改造等,推动传统产能向高端化跃升。荆门石化高端特种油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第一。在新能源领域,石化机械建成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和湖北省氢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石油依托8座加氢站占据湖北氢能70%的市场份额。

激活创新引擎,展现科技硬核担当。“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石化驻鄂企业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多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1300余件,其中发明430多件。江汉石油工程直面页岩气开发世界级难题,建成国内最高等级的高温高压井下工具检测中心和省内唯一一家国际认证的页岩气技术服务中心。石化机械150万立方米高抗硫压缩机填补国内空白,创造压裂固井装备、钻头、桥塞3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自主研制的175兆帕超高压压裂装备突破页岩气开采深度极限,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8000马力电动压裂装备能级领先,世界首台万米修井机显著提高特深井作业效率。

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十大标志性成果。《破岩而出——打造页岩气开发中国样本》面对页岩气开发世界级难题,在涪陵建成我国首个年产能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累计向长江经济带输送超760亿立方米天然气。《转型升级——建成华中最大炼化生产基地》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炼化企业稳步迈入百万吨级乙烯行列,打造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炼化生产基地,每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向特而行——聚焦高端产品打造转型标杆》形成了国内品类最齐全、结构最优化的特种油生产体系,助力石化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清净守护——助力长江水清岸绿》率先在沿江石化企业开展“清净守护长江”社会责任行动,聚焦珍稀物种保护,成立长江生态共护伙伴公益平台。《枢联华中——构建区域数智化物流储运体系》建设物联数通、云网融合、协同高效的数智化物流储运模式,打造“4+2+N”仓储体系,打通华中能源大动脉。《降碳增绿——跑出“绿色加速度”》加大可再生资源利用,获得生物基绿色营销国际“通行证”,国内首款生物基聚烯烃产品的破冰销售,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铄金开物——智造大国重器》研制绿色智能钻采装备,聚焦各类油气勘探开发“超级工程”,带动湖北形成石油装备百亿产业集群。《氢装上阵——共绘零碳发展蓝图》从创新研发制氢加氢成套装备,到提供场站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建成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为湖北千亿级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地下珠峰——加快技术迭代向地心进发》攻克20余项世界级深井超深井钻探难题,高效完成百余口8000米以上超深井特深作业,13次刷新亚洲最深井施工纪录。《气蕴荆楚——守护天然气能源线》整合西北、川渝、东南沿海等区域气源,引入输送至荆楚大地,累计向湖北供气突破75亿立方米,破解了湖北“乏气”的能源瓶颈。

发布会当天,中国石化16家驻鄂企业共同启动“清净守护长江”社会责任行动第二阶段工作,联合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资源利用降耗行动、绿色转型提速行动、生物多样性守护行动、区域协同共治等“五大行动”,进一步强化水体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打造“无废企业”标杆,以绿色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开展珍稀物种保护及公众科普教育,以实际行动助力打造“最美长江岸线”。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开展珍稀物种保护,今年4月25日,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认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头编号为F08的雌性长江江豚。该头江豚2022年从位于湖北石首的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最新体检数据显示,长江江豚F08号体长达1.4米,体重40余公斤,是人工环境中健康成长的典范,为科研采样和种群基因多样性研究提供重要支持。征名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4000余个极具创意的名字。发布会上,正式揭晓了长江江豚F08号的名字“易呦呦”。该名字由湖北宜昌江豚摄影师杨河先生投稿。在命名仪式现场,杨河讲述了自己的创作思路,“易”字表示中石化易捷销售公益商品热心江豚保护事业,“呦呦”是幼龄江豚的发音,表示欢快地成长。近年来,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关停一批沿江油库加能站,为长江江豚逐浪、中华鲟洄游让路。在新的保护阶段,该公司率先在沿江石化企业开展“清净守护长江”社会责任行动,并成立共护公益伙伴平台,通过与科研机构联手,打造“清净守护长江”珍稀物种保护示范项目,并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工商业企业珍稀物种保护典型案例。(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