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31 11:11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镁冶炼是从含镁原料中提取有用组分获得金属镁的过程。冶炼镁的含镁原料主要有菱镁矿、白云石、光卤石、含氯化镁的盐湖水和海水等。
目前镁冶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从尖晶石、卤水或海水中将含有氯化镁的溶液经脱水或焙融成氯化镁熔体,之后进行电解,此法称为电解法;2、用硅铁对从碳酸盐矿石中经煅烧产生的氧化镁进行热还原,此法称为硅热法。西方国家生产镁的主要方法是电解法,由于投资大、电耗高、成本高,国内较少采用。硅热法产镁是我国主导生产方式,生产工艺主要为传统的横罐皮江法,但产业集中度低,环保和碳排放对企业生存影响较大。
中国自1998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金属镁生产国,而且基本均采用皮江法工艺生产。中国镁工业飞速发展,逐步成为了世界镁工业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金属镁产量约为82.24万吨,同比下降11.88%,需求量约为50.5万吨,同比下降5.75%。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镁冶炼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经营情况、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方向分析「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2023年我国镁治炼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1家,资产规模增长至190.42亿元,同比增长5.22;实现工业总产值273.59亿元,同比减少1.11%;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为258.07亿元、14.56亿元,分别同比减少0.99%、同比增长13.93%。
目前国内镁冶炼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23年中国镁冶炼行业五大企业产能合计占比不足25%。随着国家环保高压持续,落后产能逐步出清,预计未来3-5年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镁冶炼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镁冶炼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镁冶炼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镁冶炼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镁冶炼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章 中国镁冶炼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镁冶炼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分类
第二节 中国镁冶炼行业统计标准
一、镁冶炼行业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二、镁冶炼行业统计方法
三、镁冶炼行业数据种类
第三节 镁冶炼行业发展历程与特征
一、行业发展历程
二、行业发展特征
第四节 中国镁冶炼行业周期特征分析
一、镁冶炼行业长周期特征
二、镁冶炼行业中期周期特征
三、镁冶炼行业季节性特征
第五节 中国镁冶炼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一、镁冶炼行业跨国企业盈利模式
二、镁冶炼行业规模经济盈利模式
三、镁冶炼行业成本控制盈利模式
四、镁冶炼行业盈利模式小结
第二章 我国镁冶炼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法
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内经济形势
(一)2024年国内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二)2025-2031年国内经济运行发展展望
(三)2025-2031年国内经济运行发展展望
(四)国内经济对镁冶炼行业的影响
二、国际经济形势
(一)2024年国际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二)2025-2031年国际经济运行发展展望
(三)世界经济对镁冶炼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机构
二、行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
三、行业进出口相关政策
四、行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 镁冶炼行业贸易环境分析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二、人民币升值
三、进出口关税
四、贸易环境小结
第四节 镁冶炼行业节能环保分析
一、行业环境保护分析
(一)行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二)行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
(三)行业废固排放及处理情况
二、行业能源消耗分析
(一)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二)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第五节 镁冶炼行业市场环境小结
第三章 2020-2024年国外镁冶炼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24年世界镁冶炼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23年世界镁冶炼行业发展回顾
二、2024年世界镁冶炼行业发展分析
三、国际镁冶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24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美国镁冶炼产业
二、欧洲镁冶炼产业
三、日本镁冶炼产业
四、韩国镁冶炼产业
五、巴西镁冶炼产业
六、其他
第四章 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分析
第一节 中国镁冶炼所属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镁冶炼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二、中国镁冶炼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三、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一)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产业规模分析
(二)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三)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五)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分析
五、本季度行业景气现状及走势预测
第二节 2020-2024年镁冶炼所属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镁冶炼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二、2020-2024年镁冶炼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三、2020-2024年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四、2020-2024年不同性质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镁冶炼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一、2020-2024年镁冶炼行业供给情况
(一)2020-2024年金属镁总体生产情况
(二)2020-2024年金属镁分省生产情况
(三)金属镁产量企业分布格局
二、2020-2024年镁冶炼行业需求情况
(一)2020-2024年镁行业分季度消费情况
(二)2020-2024年镁行业分产品消费情况
三、2020-2024年镁所属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四节 2024年镁所属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2024年镁所属行业进出口整体情况
二、2024年镁行业进口情况
三、2024年镁行业出口情况
第五节 2025-2031年镁冶炼所属行业发展预测
第二部分 镁冶炼行业竞争格局
第五章 2024年镁冶炼行业竞争形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镁冶炼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行业原有竞争者分析
二、潜在竞争者分析
三、替代者分析
四、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五、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第二节 我国镁冶炼产业集中度分析
一、我国镁冶炼行业生产集中度现状
二、我国镁冶炼行业生产集中度变化趋势
三、提高我国镁冶炼产业集中度的益处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我国镁冶炼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一、竞争内容
二、竞争对象
三、竞争形态
四、竞争方式
五、竞争结果
第六章 中国镁冶炼行业主要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第一节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二节 山西言必信镁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三节 山西水发振鑫镁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四节 府谷县新田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三部分 镁冶炼行业发展趋势及战略
第七章 2025-2031年镁冶炼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
第一节 2020-2024年影响镁冶炼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镁冶炼行业运行的几种有利因素
二、影响镁冶炼行业运行的几种稳定因素
三、影响镁冶炼行业运行的几种不利因素
第二节 2025-2031年镁冶炼行业转型升级发展预测
一、产业政策趋向
二、技术革新趋势
三、未来市场走势
四、国际环境对国内镁冶炼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2025-2031年我国镁冶炼生产能力与所属行业产量预测
一、2025-2031年镁冶炼生产能力的预测
二、2025-2031年我国镁冶炼所属行业产量预测
第四节 2025-2031年我国镁冶炼需求与消费预测
一、2020-2024年镁冶炼消费需求综述
二、2025-2031年镁冶炼消费需求分析预测
第八章 2025-2031年镁冶炼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2025-2031年镁冶炼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一、制定镁冶炼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镁冶炼行业资源
三、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四、促进镁冶炼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2025-2031年提升镁冶炼行业竞争力的建议
第三节 2025-2031年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第四节 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一、成本控制策略
二、定价策略
三、竞争策略
四、并购重组策略
五、营销策略
六、国际化策略
第四部分 镁冶炼行业投资及风险评估
第九章 2025-2031年镁冶炼行业投资策略探讨
第一节 2020-2024年镁冶炼行业壁垒分析
一、我国镁冶炼行业进入壁垒现状分析
二、我国镁冶炼行业退出壁垒现状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镁冶炼行业投资环境
一、投资国内镁冶炼行业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投资国内镁冶炼行业的不利因素分析
第三节 2025-2031年把握经济转型期下镁冶炼行业的投资机会
第四节 2025-2031年镁冶炼行业投资建议
一、总体原则
二、准入标准
(一)鼓励类
(二)允许类
(三)限制类
(四)退出类
第十章 2025-2031年镁冶炼行投资风险评估
第一节 政策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宏观经济政策
二、产业政策
三、风险防范措施
第二节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
第三节 技术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技术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
第四节 供求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供求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
第五节 原材料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六节 竞争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七节 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八节 国别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九节 区域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