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30 18:19
“近日,北京、上海等城市出台限购放松的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8月29日,在龙湖集团中期业绩会上,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序平在判断楼市未来走势时表示:“楼市的‘止跌回稳’,短期来看,主要是政策的刺激力度,中长期来看,我们非常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韧性。”
作为民营房企的“扛把子”选手,8月29日,龙湖集团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之际,龙湖集团上半年实现地产开发合同销售金额350.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达到587.5亿元;同时,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2.2亿元,继续保持正向盈利。
经营性收入占比近23%
从今年的中报来看,龙湖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和盈利占比持续攀升。
上半年,龙湖集团运营及服务业务合计实现收入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期内,运营及服务业务在龙湖集团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22.6%,成为收入、利润及现金流的稳定贡献来源。
2025年上半年,由商业投资、资产管理组成的运营业务不含税租金收入为70.1亿元,同比增长2.5%;以物业管理、智慧营造为主的服务业务板块不含税收入为62.6亿元,同比微增。
具体来看,运营板块中,以龙湖天街品牌为代表的商业投资航道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长4.9%至55.0亿元,出租率保持97%高位。以冠寓长租公寓为代表进而延伸到产业办公、服务式公寓、活力街区、妇儿医院和健康养老六个业态协同发力的资产管理航道“龙智资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5.1亿元。其中,冠寓累计开业12.7万间房源,整体出租率95.6%,租金收入12.4亿元。
同时,服务板块中,今年上半年,龙湖物业管理业务总收入达55.3亿元,累计管理项目约2200个,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外拓占比约60%;在代建方面2025年上半年,龙湖龙智造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65%,上半年新增代建面积852万平方米,代建销售额达84亿元,交付面积122万平方米。
陈序平表示:“今年上半年,龙湖的经营性收入近133亿元,毛利率超过50%,成为集团利润主要贡献源,正是‘1+4航道’的业务模式帮助龙湖穿越行业周期,成为业绩增长的‘稳压器’。”
年内已无到期债券
作为目前没有出险的民营房企的代表,龙湖集团的偿债情况一直为外界所关心。
事实上,今年是龙湖的偿债高峰年。在业绩会现场,龙湖管理层透露,截至目前,龙湖今年已累计兑付债券本息合计约145亿元,年内已无到期债券。
中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龙湖集团综合借贷总额为169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5.3亿元;在手现金446.7亿元;净负债率为51.2%,现金短债倍数为1.74倍,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56.1%,持续保持在“三道红线”绿档。同时,龙湖集团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58%,平均合同借贷年期延长至10.95年。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进一步表示:“今年是龙湖偿债高峰期,度过今年之后,龙湖的债务将大幅减少,预计在2026年只需偿还约200亿,未来每年减少约100亿,逐步达到并稳定在1000亿左右。在此期间,龙湖会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压降债务规模,坚决不展期不逾期。”
所以,对龙湖来讲,度过今年偿债高峰期后,将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2025年是龙湖债务转换的最后一年。对此,陈序平也表示:“三年前,龙湖提前踩刹车、提前降负债,提出通过经营性现金流压降负债,此后又加了用经营性物业贷置换信用债,这两大战略,经过三年时间,龙湖降了有息负债400亿元,今年底再降200亿元,等于三年半的时间降低600亿元有息负债,把偿债高峰期度过去了。”
“利用这三年时间,龙湖告别了‘三高’模式,坚持正向净现金流压降负债,这就构成了龙湖的基本盘,未来增长就依靠四大经营性航道,构筑能力‘护城河’。”陈序平补充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