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盒马NB为什么要更名为“超盒算NB”?

2025-08-29 22:32

出品/联商网

撰文/文一

盒马NB战略正迎来重大更新。

8月29日,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升级之后的超盒算NB,延续了此前的平价社区超市定位、自有品牌商品特色,主张“真实惠,够放心”。

截至8月底,超盒算NB(含陆续更名的原盒马NB门店)整体门店数已接近300家。此次品牌升级,标志着超盒算NB已经成熟,独立发展并即将驶入快车道。

01

为何要更名“超盒算NB”?

作为盒马鲜生大店之外独立发展的业务体系,盒马NB以“社区折扣店”的崭新定位,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就达到了近300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盒马NB并非是盒马鲜生的下沉版,也不是简单的低价商品集合地,背后是数据驱动的效率的打法。

盒马NB超高性价比的背后,是极简商业模式带来的极“省”。商品源头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轻量化包装,门店端从员工作业方式到装修风格,也遵循极简,通过标准化、数字化、AI智能化,有效控制了成本,并主动压低了毛利,最终呈现给顾客的是高质价比的商品。

在客单价和商品种类上,盒马NB通过巧妙缩减SKU,整体数量稳定在1500个左右,其中生鲜商品的占比更是超过60%。这样的调整,无疑更贴合消费者高频次、碎片化的购买需求。

选址上也更为灵活。盒马NB避开核心商圈,门店小型化,面积多在600-800㎡之间,将目光精准地聚焦在人口密度高、消费频次稳定的成熟社区,门店覆盖半径500米的范围内,居住着大量常住人口。

这种“毛细血管”式的布局,离用户足够近。在经营品类上,盒马NB服务于务实家庭的一日三餐,涵盖了生鲜、3R、标品、冻品四大类,同样也服务于用户的四个核心场景:开火做饭、即食即烹、休闲悦己、居家日用。

值得一提的是,硬折扣的本质是以供应链效率为支点,实现“可持续低价”。“折扣”并非意味着品质的降低,而是“低价优质”,自有品牌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力工具。

在供应链方面,依托盒马的整体供应链能力,盒马NB通过直接采购、源头定制、规模化采买来减少中间环节和品牌溢价,确保商品低价优质。

以自有品牌“盒马NB优选”为例,该品牌在门店商品中的占比高达35%,涵盖了大米、食用油、纸巾等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标品。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优化采购流程,降低中间环节成本,使得商品价格相较于市场同类产品低15%~20%。

到过盒马NB的顾客会发现,门店的量化包装特征十分明显,许多商品采用纸箱、周转筐直接上架,减少拆箱和二次包装成本。而在拓店方面,从门店装修到员工作业流程都遵循极简理念,最大限度控制运营成本。

据盒马官方透露,盒马NB的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占比已经接近60%。

从以往开业盛况来看,盒马NB所到之处,几乎都能引发当地消费者高涨的购物热情,原因就是极具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富有吸引力的商品。新开业的门店常常几小时就要补一次货,熟食、烘焙档口经常出现“上架即空”的景象。

2024年3月,严筱磊接任盒马CEO之后,整体策略上更聚焦,确立了“盒马鲜生+盒马NB”双轮驱动战略,前者复制成功模型,后者打磨最优模型。

数据显示,去年盒马在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的基础上,实现双位数增长。2024年,盒马开出了72家盒马鲜生门店,创下近五年最快开店纪录,总门店数达到430家,超过沃尔玛中国。

而盒马NB作为社区折扣超市,依托供应链优势,以“天天低价、件件爆款”策略深耕下沉市场,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是业务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结果。盒马NB已从初期依赖盒马鲜生供应链的阶段,成长为拥有近300家门店的社区超市品牌。它需要建立独立的品牌认知和供应链体系,而非永远活在“盒马”的光环之下。因此,品牌升级是业务成熟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从消费者认知角度来看,盒马NB一定程度给消费者的感知较为模糊,在传达品牌核心价值和优势方面不够直接和明确。消费者难以从品牌名称中快速、准确地理解盒马NB所提供的极致性价比以及丰富的商品选择等核心卖点。这使得盒马NB在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忠诚度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而这些因素都是盒马NB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02

“超盒算NB”更加强调极致性价比

从名字上,“超盒算”谐音“超合算”,更方便顾客记忆,红蓝相间的品牌配色也极具辨识度。通过这一品牌名称的改变,盒马NB能够更精准地吸引对价格敏感、追求实惠的消费者群体。也向消费者传递了极致性价比的信号。

品牌升级后,“超盒算NB”的定价策略将进一步强化,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将更多的实惠让利给消费者。

从更大意义上来看:

更名更能强化独立品牌形象与“邻里商业”定位。新品牌名更直接地传递“实惠”“划算”的核心价值,增强消费者对“低价”的感知。去“盒马化”能使其摆脱盒马鲜生原有较高端形象的束缚,更专注地服务价格敏感型客群,夯实“邻里商业”的定位。

盒马NB业务相对已经成熟。更名意味着经过几年探索,该业态已验证其盈利可行,并趋于成熟,独立发展也意味着在市场化运作上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差异化需求。在巨头混战的背景下,一个更具辨识度、更亲民的品牌名有助于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清晰的认知,与京东折扣超市大店模式、美团快乐猴小店模式等形成区分,强调其社区化、高性价比自有品牌的特色。

据了解,从2023年开始,盒马NB的商品开发和运营已经独立,围绕极致性价比不断进行选品优化。

更名后,“超盒算NB”将更加注重精选高频刚需商品,确保每一件上架的商品都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购买的。同时,在每个品类中,盒马NB将精选1-3个品牌,通过集中采购和深度合作,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下沉市场一直是盒马NB重点关注的目标市场。升级后的“超盒算NB”品牌名称,更能精准地契合下沉市场消费者对极致性价比的追求。

相较于带有城市中产气息的“盒马”,“超盒算”更接地气,更易被三四线城市及县域消费者接受。在盒马NB无锡首店开业当天营业额超百万的业绩证明,低价策略在下沉市场拥有巨大爆发力。

就在今日(8月29日),“超盒算NB”在江浙沪10城一口气开出17家新店。同时,门店货架上的自有品牌商品也做了同步焕新,商品都更换了“超盒算NB”的全新包装,遍布于门店几乎每一个货架。

以苏州超盒算NB吴中胥口店为例,全新的门店形象更加突出“平价社区超市”定位,与盒马鲜生大店在认知上,有了明显的心智分割。

商品更加整齐划一,也十分明晰。门店红色主基调与盒马鲜生蓝色基因也有着明显区隔。

03

巨头竞逐硬折扣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折扣零售行业规模预计达2.28万亿元,但从市场渗透率来看,中国(8%)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等成熟市场,目前仍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在需求侧,消费趋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当前消费者愈发注重“质价比”,既追求价格穿透力,也要求品质底线感。

而理性消费也成为主流,“该省省,该花花”成为许多人的消费信条。同时,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人户家庭占比提升)也催生了对小份量、独立包装商品的需求。

今年以来,折扣零售赛道热度飙升,竞争与活力同步凸显。

互联网巨头方面,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将目光聚焦在折扣超市业态上,凭借自身强大的“流量+履约”优势切入市场,为硬折扣业态赋予数字化基因。除了京东、阿里等玩家外,美团在硬折扣赛道的动作备受瞩目。

今日(8月29日),美团快乐猴全国首店在杭州开业,标志着美团正以深度整合供应链优势为支点,进军折扣零售赛道。8月30日,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也将迎来4店齐开。

传统商超也率先迈出转型步伐,永辉超市家家悦、人人乐、卜蜂莲花、中商超市等都曾探索折扣店模式。

去年12月25日,联华华商折扣店品牌“联华富德”在杭州开出首店,今年上半年持续拓展,截至目前门店数已达14家。

7月25日,物美硬折扣品牌“物美超值”首批6家门店在北京同步开业。接下来,“物美超值”将成为物美集团年内拓展重点,计划年底在北京开出25家门店,覆盖更多区域。

此外,中百集团、合力超市等也相继试水折扣店,不断推动战略转型。

专业折扣零售商表现也十分强劲。全球折扣业态的鼻祖ALDI奥乐齐,在上海站稳脚跟后加速向外扩张,其在无锡、苏州的门店开一家火一家。

目前,奥乐齐在苏州已布局4家门店,无锡有2家门店;8月,奥乐齐正式入驻南京和常州,进一步扩大在江苏的版图。奥乐齐还在无锡成立办公室,专门负责本地化运营与供应链协调。截至7月底,奥乐齐全国门店达77家,其中上海71家,苏州4家,无锡2家。

从目前市场玩家来看,硬折扣业态利润率普遍较低(行业平均约1.5%~5%),对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极高。目前市场正处于“扩张-洗牌-整合”的阶段,可持续盈利的单店模型和真正的差异化能力(如特色商品、独家供应链)是长期生存的关键。

写在最后

无论折扣市场如何变化,供应链效率、自有品牌开发能力、数字化运营以及线上线下融合是竞争的核心。

盒马NB更名背后,也表明折扣零售市场正不断激烈变化,市场参与者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强化定位、以应对激烈竞争和把握未来机会。

万变不离其宗,实体零售依然可以通过追求极致效率革新,重新获得强劲的增长动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