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9 18:06
(来源:浪哥财经)
乘势,而上!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心法。
智能手机潮流中,华为、苹果凭借精准卡位崭露头角;电动化浪潮下,宁德时代、比亚迪借势崛起成为行业标杆。
眼下,随着AI技术狂飙突进,人形机器人浪潮正轰然来临。
这一次,谁能接棒成为新的行业主角?
如今,汽车零部件企业跨界人形机器人领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贝斯特、双林股份切入行星滚柱丝杠,鸣志电器、兆威机电布局空心杯电机等。
在这场角逐中,工控龙头汇川技术,也悄悄撕开了一道突破口。
2023年,汇川技术成立人形机器人团队,专供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核心部件。
2025半年报更透露出关键进展,公司行星滚柱丝杠已向客户送样,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等项目也在加速落地。它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已迈出扎实的步伐。
不过,作为工控龙头,汇川技术是如何在人形机器人这个新领域破局的?
在这背后,离不开2重关键支撑:
第一,技术打底。
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经验,成了人形机器人业务的“跳板”。
早在2014年,公司就进入了工业机器人领域。2024年其推出的六轴机器人,负载最高达300kg,覆盖汽车、锂电等多个领域的需求。
目前,公司小负载六轴机器人已实现大批量销售,中大负载机型也开始放量。
更关键的是,汇川技术手握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等核心部件的技术。
2025上半年,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达32%,直接超越德国西门子、日本安川等海外巨头,登顶全国第一。
而在滚珠丝杠领域深耕10年的经验,更让它能快速攻克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
要知道,滚珠丝杠与行星滚柱丝杠在螺纹磨等工艺方面是相通的,这为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的顺利拓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第二,苦练内功。
公司核心团队多人具备华为及艾默生工作经历,自带研发基因,非常重视研发投入。
2020到2024年,汇川技术研发费用从10.23亿元飙升到31.47亿元。目前,其直线执行器、无框电机、行星减速器等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这种砸钱的底气,来自充沛的现金流。
财报数据显示,2020到2024年汇川技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14.67亿元迅猛增长至72亿元,现金流较为充沛。这样的“造血”能力,为其人形机器人业务的崛起提供了支撑。
公司真金白银的投入,正与行业迅猛增长的节奏形成精准呼应!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仅1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飙升到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50%。
就拿行星滚珠丝杠来说,预计2030年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不过,当下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公司这一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比起刚起步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早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6年,汇川技术设立子公司联合动力,专攻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
其中,电驱系统尤为关键。电驱系统,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主要由电机、电机控制器和动力总成构成。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仅186亿元,预计2025年将飙升到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
如今,汇川技术已在这一领域站稳了脚跟。
2025上半年,汇川技术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在国内市占率约为10%,仅次于比亚迪。凭借强劲的实力,公司与理想、小米、小鹏等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
其中,汇川技术与理想的关系值得一提。
汇川技术不仅与理想签订了长期有效的供货协议,还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苏州汇想,为理想L9提供驱动电机。这样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望为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增长保驾护航。
为配合客户需求,公司正加速扩建产能。
2024年8月,汇川技术砸下50亿元,在苏州市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制造电控、电源等产品。项目投产后,公司竞争力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站在当下来看,新能源汽车业务已成为公司强劲的增长引擎。
2020到2024年,汇川技术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从11亿元飙升到160亿元。2025上半年,这一业务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营收达90亿元,同比大增50%。
目前,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2025上半年营收占比超四成。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业务的发力,公司业绩迎来了迅猛增长。
2020到2024年,汇川技术营收一路高歌猛进,从115.11亿增长至370.41亿,净利润更是势如破竹,从21亿飙升到42.85亿。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9.68亿,同比猛增40.15%,维持了强势增长。不仅如此,2025年8月公司市值已逼近2000亿元。
公司业绩增长的底气,来自较为充足的订单支撑。合同负债,作为客户预付的定金,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公司的订单情况。
2020年到2025上半年,汇川技术合同负债从3.44亿元迅猛增长至7.88亿元,表明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沛,为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最后,总结一下。
汇川技术在工控领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在技术、现金流等因素的支撑下,顺利敲开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大门。
面向未来,它的破局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