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人寿: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上半年业绩领跑行业

2025-08-29 17:45

来源:环球网

8月28日上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在京、港两地同时举办2025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

业绩报告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规模、价值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表示,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量质齐升、效速兼取的优异答卷。

多项指标领跑行业

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实现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2%。截至6月末,总销售人力64.1万人,销售队伍规模保持领先,队伍质态稳步提高。

上半年,中国人寿首年期交保费达812.49亿元,稳居行业榜首;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较2024年同期重述结果同比提升2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内含价值为1.48万亿元,稳居行业首位;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分别为7.29万亿元和7.13万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0.94%,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人寿持续夯实稳固内控管理基础,强化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围绕资负联动管理,优化升级风险监测体系机制,在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中,连续28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做强做优主责主业

加大服务国家战略力度

中国人寿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坚守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加大服务国家战略力度,倾力守护和保障社会民生。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积累未来责任准备金近4万亿元。持续推动普惠保险扩面提质,围绕老年、失能、家政等人群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供给,普惠型重点业务同比增长5.9%。上半年,超4800万人次的国寿客户获得赔付,赔付支出为1609亿元,其中健康保险责任赔付支出超340亿元。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中国人寿认真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保险长期资金优势,支持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加大对各类企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领域投资规模显著增长,为逾48万家企事业客户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

业务结构更加多元

加快推进渠道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随着“报行合一”、产品定价动态调整机制、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以及万能险新规、规范保单分红等措施落地,让保险行业的经营逻辑加速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与“效率提升”转型。着眼于行业未来,中国人寿持续深化精益管理,强化推进合力,降本增效成效明显,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提升。浮动收益型业务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业务结构更加均衡。

上半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总保费达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续期保费3265.6亿元,同比增长10.4%;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43.37亿元,同比提升9.5%。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分红险实现快速增长,占个险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超50%。同时,公司个险渠道持续推进营销体系改革,不断提升个险销售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截至6月末,个险销售人力为59.2万人,基本保持稳定。队伍质态持续优化,优增人力同比提升27.6%,13个月留存率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5年资及以上人群占比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银保渠道全面提升,落实“报行合一”降本增效,积极推动渠道转型。上半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各项核心指标全面提升,总保费同比增长45.7%,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11.1%,续期保费同比增长11.7%,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34.4%。同时,公司银保渠道持续拓宽银行合作,网点经营扩面提质,合作银行突破百家。

科技赋能运营服务

推进数字金融走深走实

中国人寿打造更加弹性、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以领先的数据管理能力,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单位,彰显公司在数据管理领域的卓越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新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数字核保员带动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5.8%,数智化服务赔案占比超75%。

持续升级“线上一键直达、线下就在身边”的服务体系,通过各触点提供暖心适老服务超1011万人次,各类多元增值服务活动覆盖客户超5149万人次。

中国人寿“消保+”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声量扩大,相关活动触达消费者人次同比提升81.3%,荣获中国金融传媒2025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优秀案例。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行业第一,消保监管评价连续四年位居行业最高档,客户满意度高位提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