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深度解读:民企500强川企排名在何“段位”?上榜川企呈现哪些特点?

2025-08-29 17:39

(来源:川商)

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量上,与东部沿海及中部省份相比,四川上榜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在西南地区,与重庆7家、贵州2家、云南1家的企业上榜数量相比,四川仍稳居西南地区首位。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集团连续四年位居民营企业500强榜首,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居榜单第二、第三位。

四川共有11家民营企业上榜,较2024年增加1家,分别为: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其亚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蓝润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四川德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渠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蛟龙港(成都蛟龙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蛟龙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此次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占500强比例为48.00%。

从全国范围来看,四川企业上榜数量排在哪个“段位”?今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四川企业整体呈现出哪些特点?

特点一

四川位列中游

东部沿海继续领跑

据悉,“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营收、利润总额实现双增长。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继续领跑全国,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省上榜企业数量稳居前列:浙江省以107家的数量位居榜首,且较去年净增1家,上榜企业数量连续27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上榜企业数量为90家,全国排名第二;广东省及山东省各有51家企业上榜,并列排名第三。

在上榜企业数量上,与东部沿海及中部省份相比,四川上榜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在西南地区,与重庆7家、贵州2家、云南1家的企业上榜数量相比,四川仍旧稳定占据西南地区首位。

在营收规模方面,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共105家,四川仅有3家,反映出四川大规模、高营收的民营企业群体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从行业结构来看,四川上榜企业多集中于传统行业,新兴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在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此外,部分传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500强平均水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仍需提升。

特点二

传统产业为基

“向新逐绿”转型突出

川商传媒记者注意到,今年榜单上的川企面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长期位列川企首位的新希望集团,今年以旗下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申报评选,排名位居第97位,在上榜川企中位列第3位;四川德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首次进入榜单,而去年在榜的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没有上榜。

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企业呈现出“传统产业为基、绿色转型突出、多元协同发展”的特征。

在农业与食品加工领域,通威集团、新希望六和、蓝润集团、德康控股集团4家川企上榜,充分体现四川作为农业大省的产业优势。其中,以“农业+新能源”双轮驱动的通威集团,在其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提出,受光伏行业供需矛盾尚未显著改善、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点影响,公司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各项核心业务仍维持稳健经营,相关市场地位持续巩固。上半年,通威股份多晶硅实现销量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电池销量49.89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全球累计出货突破300GW;组件销售24.52GW,继续保持国内分布式市场出货第一,海外出货实现爆发式增长。

德康农牧在日前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生猪板块为德康农牧上半年业绩的关键增长点,但该板块也推升了德康农牧的销售成本。尽管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但德康农牧整体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2.4%增长至17.4%。公司称,主要是由于扩大新式家庭农场、持续改善管理效率及生产指标,以及饲料及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公司的生产成本较2024年上半年大幅减少。

其亚集团、川威集团、四川冶控集团、德胜集团4家企业上榜,则反映出四川在冶金与金属加工产业的集群优势。其中,得益于产业协同和能源“向新逐绿”战略共同推动,其亚集团有限公司排名提升最为显著,较去年上升60位,显示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同样在绿色能源与技术创新端发力的首次上榜企业——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与霍普股份合作的储能电站项目并网运行,年放电能力达1100万千瓦时,配套造纸生产线的能源需求;同年,自主研发的造纸废水纤维回收装置获得发明专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