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暴跌89%,美团一夜回到解放前

2025-08-29 16:01

(来源:大象财局)

外卖大战真是惨啊!

827日,美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令人震惊: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但调整后净利润仅为14.9亿元,同比暴跌89%,远低于市场预期的98.5亿元。

经营利润更是惨不忍睹,从去年同期的113亿元骤降至2.3亿元,经营利润率从13.7%降至0.2%

这意味着,美团每天赚的利润从去年同期的约1.24亿元,直接降到现在的仅255万元左右,一天少赚约1.21亿元。

业绩雪崩

美团这份成绩单可谓“增收不增利”的极端体现。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7.7%,但经营溢利同比大幅下降75.6%37亿元,经营利润率从25.1%骤降至5.7%

而新业务板块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但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3.1%19亿元。美团将此次业绩滑铁卢归因于“非理性竞争”,实际上就是外卖大战带来的巨大冲击。

为应对市场竞争,美团不得不大幅增加补贴投入。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暴涨51.8%,达到225亿元。这些钱主要花在了推广、广告和用户激励上。

这场外卖大战始于今年4月底。当时阿里整合饿了么餐饮商家资源,推出“淘宝闪购”;京东以免除佣金策略强势切入;美团则通过大额红包券应对。

据瑞银报告,市场格局已从美团一家独大转变为三足鼎立。饿了么市场份额从竞争前的约11%飙升至28%;美团则从85%的绝对主导地位下滑至65%;京东则占据7%的份额。

最值得关注的信号是美团的独家商家优势首次出现松动。报告显示,美团的独家合作商户日活跃用户数在7月份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典型例子是知名茶饮品牌喜茶近期已上线饿了么平台。

不单是美团,这场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京东新业务板块运营亏损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激增至148亿元,拖累集团整体表现。京东CEO许冉坦言:“我们认为这些过度竞争的行为并没有产生模式的创新,也没能给行业带来增量价值”。

阿里巴巴虽未披露最新财报,但据摩根士丹利分析,阿里在截至6月的第一财季于外卖和闪购方面投入约100亿元,预计第二财季投入可能翻倍至200亿元。

美团CFO陈少晖表示:“预计核心本地商业在三季度会出现较大规模亏损”。王兴则直接表态:“我们坚决反对内卷”。

根基动摇

美团长期以来最大的护城河是本地生活市场“双边规模效应”的特点,即商家和用户都会向规模最大的平台聚集。如今,这一护城河正在受到挑战。

瑞银报告指出,三大平台商户端的总重合度正在上升,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在多个平台同时运营。这直接挑战了美团过去通过独家合作建立的竞争壁垒。

随着商家在各平台间重合度的增加,美团的变现率或将面临压力。商家可以利用京东和饿了么提供的更低费率,作为与美团谈判更高返点的筹码。

不过在履约能力这一核心环节,美团的基础依然稳固。虽然为确保运力充足,各平台加大了对第三方骑手的补贴,但美团和饿了么的自有运力均在增长。

巨额投入也换来了用户增长。京东本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超过40%,用户总数创下新高。淘宝闪购日订单在75日首次突破8000万单,日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

美团虽然份额被蚕食,但仍保持业务规模增长。美团App的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再创历史新高。二季度外卖日均单量预计为6292万单,同比增长7%

然而这种增长可能只是表面的繁荣。瑞银报告指出,用户活跃度的增长可能部分源于消费者在不同应用间比价的行为,其最终能否转化为有效的GMV仍有待观察。

真正的战场

三大平台表面看是外卖大战,实际上却是即时零售之争。

王兴曾表示:“即时零售终会将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这句话道尽了电商平台的危机感。

美团闪购成为业绩中的亮点之一。在“618”购物节期间,平台助力近百万实体店服务超过一亿名消费者,高客单价商品如手机、白酒、奶粉及家用电器等成交额翻倍。

京东在财报电话会中强调,“初步观察到,外卖用户在商超品类上也有跨品类购买的行为”。外卖业务为京东带来明显引流效果,本季度平台用户购物频次同比提升超40%

阿里巴巴则通过淘宝闪购实现了电商与本地生活的深度融合。在淘宝引流下,淘宝闪购不仅带来了订单增长,还促进了非餐饮品类的销售。

国内市场竞争惨烈,美团则加速了国际化步伐。

二季度美团新业务板块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2.8%,分部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3.1%19亿元,经营亏损率环比改善3.1%7.1%

新业务的亏损大幅增加,财报称源于美团Keeta在海外的不断扩张。

美团旗下Keeta品牌在订单量和GTV方面持续增长。在香港市场,Keeta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在中东市场,Keeta已覆盖沙特20个城市,并在卡塔尔上线服务。

王兴表示:“我们对于Keeta的长期增长潜力非常乐观,计划是在10年内实现1000亿美元的GMV运营率”。由于计划是20235月在香港启动,所以十年目标设定在20335月。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残酷的价格战可能不会持续太久。8月初,美团、饿了么、京东等企业均发布公告,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减少非理性价格战。

瑞银报告预计,随着夏季旺季高峰结束,平台对外卖配送的补贴将逐步缓解。当价格战尘埃落定时,竞争焦点将转向服务差异化、生态系统协同效应和运营效率。

美团CEO王兴表示:“一旦行业竞争趋于平静,实现常规化,或者说回归理性,我们就会看到我们的优势,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他坚信美团在外卖行业仍然保持绝对领先的运营效率。

他还在财报电话会上谈到:“我们坚决反对内卷”。但他也承认,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将出现“重大损失”。

骑手们可能成为这场战争中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美团宣布,众包骑手非常关心的超时罚款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

与此同时,美团已将职业伤害保障拓展至17个省市的所有骑手,并在南通和泉州启动了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试点。

投资者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这种流血竞争何时结束?美团能否保住市场地位?王兴的回答显得信心十足:

“美团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就是在持续的竞争中实现了今天的领先地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