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调查:特斯拉FSD在美国“劝退”多于吸引,消费者安全疑虑加剧

2025-08-29 19:45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特斯拉(TSLA.O)自动驾驶技术的热情宣传,并没有在潜在买家中产生太大吸引力。

根据一项新发布的调查,更多美国消费者表示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受监管)系统会让他们对该品牌望而却步,而非被吸引

这份由政治咨询公司Slingshot Strategies发布的《2024年8月电动车情报报告》对8,000名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4%的受访者表示FSD会让他们更愿意购买特斯拉,而有35%的人表示该技术会让他们更不愿意购买特斯拉

另外51%的受访者表示,FSD系统的可用性对他们的购车决策没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FSD技术应被列为非法。

对于特斯拉而言,这一令人担忧的调查结果出现在销量下滑的背景下,该公司当前电动车产品线已显老旧,同时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劲挑战。此外,马斯克本人因其激进的政治言论、与特朗普政府的合作以及对德国极右翼政党的支持,导致特斯拉品牌声誉受损。

今年7月,特斯拉在欧洲的汽车销量同比暴跌40%,连续第七个月下滑。

在无人出租车领域,特斯拉落后于Alphabet(GOOGL.O)旗下的Waymo以及百度的Apollo Go。目前,特斯拉正在德州奥斯汀和旧金山湾区初步测试其打车服务,计划在今年拓展到更多城市。奥斯汀的测试车辆配备人类监督员,而旧金山的车辆则由驾驶员控制。

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的未来取决于其交付自动驾驶汽车及相关服务的能力。他近期还透露,新款Model Y已经在中国推出,但“在美国可能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开始生产,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在美国产,因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展可能会取代该车型。”

目前,特斯拉仍主要依赖电动车销售获取收入,尽管马斯克一直将FSD宣传为公司领先竞争对手的一大优势。

在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高管承认,FSD普及的一个关键障碍在于“市场认知不足”。

马斯克表示:“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FSD的存在。事实上,约有一半本可以使用它的特斯拉车主,连一次都没尝试过。”

他表示,公司将开始在客户送修车辆时向其介绍FSD功能,并将向车主发送视频展示其使用方式。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在7月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订阅FSD高级版的用户每天只需约3.33美元,就能拥有类似“私人司机”的体验。

目前,FSD Supervised系统售价为每月99美元,用户也可选择一次性购买。该系统可在居民区和城市道路上提供有限的自动驾驶功能。

本周四,特斯拉还推出一项促销:凡在9月1日前订购新款Model 3,并添加FSD Supervised或从旧车转移该功能的用户,可享受0%年利率购车贷款。

“应对自动驾驶企业加强监管责任”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宣称,FSD能够“在所有条件下运行”,“可以拯救生命”,并且对许多人来说是“改变生活的产品”。他还转发了一些车主无需手握方向盘使用FSD的视频。

然而,特斯拉在其用户手册中却列出了多种FSD可能不可靠的情况,并明确警告车主始终应握住方向盘,并随时准备接管操控或制动。

在调查中,那些正积极计划购买纯电动车的受访者中,仅有20%表示FSD让他们更倾向选择特斯拉,而33%的人表示因此更不愿意购买。Slingshot研究主管Evan Roth Smith指出,公司在市场宣传中的不透明和不诚实可能是关键因素之一。

该报告称,大多数消费者希望美国对自动驾驶汽车(无论是完全自动还是部分自动)实行清晰且严格的监管。

“公众普遍支持加强对自动驾驶企业的事故责任追究,并要求在功能宣传与广告方面设立更严格的规范。”Slingshot报告指出。

Smith还表示,这项调查数据说明,除了FSD问题外,特斯拉目前在美国的品牌声誉在所有电动车品牌中“最差”。

“今年特斯拉品牌声誉的下滑令人震惊,”他补充道,近期涉及产品责任的诉讼与判决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

8月初,美国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一宗致命事故承担部分责任,当时驾驶员正在使用其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计划上诉,但目前需赔偿约2.43亿美元给受害者及幸存者。

Slingshot的报告还发现,认为特斯拉“不安全”的消费者比例已从两个月前的34%上升至36%,而认为“非常安全”的比例则从17%降至13%。

在受访者心目中,本田汽车(HMC.N)、丰田汽车(TM.N)和雪佛兰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汽车品牌。

特斯拉未回应媒体置评请求。Slingshot表示,他们已将调查结果发送给特斯拉,但也未收到回复。

特斯拉或许能在其他市场中获得更多认可和FSD接受度。本周,该公司刚刚在澳大利亚推出FSD Supervised系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