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补政策2025最新消息:暂停后第三批国补资金9月恢复继续领取 官方回应全国统一截止时间2025年12月31日结束

2025-08-29 12:08

现在添置大件,谁不惦记着“国补”呀!大家盼星星盼月亮,这项福利终于在8月全面恢复了。第三批690亿元补贴资金已经全部落地,即日起直到2025年底,线上线下都能安心用券,官方明确说了不会提前结束。足足3个多月的政策红利期,可是实实在在的“省钱窗口”,稳稳的幸福别错过!

首先,划重点!线上国家补贴最新领取入口:

家电家具家居类:京东APP搜「家电补贴551」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

手机数码类:京东APP搜「数码补贴114」领取。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

手机京东APP搜索「手机补贴900」,最高减500。

一定要先领,名额有限!

京东全品类红包领取:手机京东搜索:「红包800」,每天领一次最高1888元的红包!

秘诀:先在app搜一下上面的口令,以后每天点历史搜索记录就可以!记得保存,以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一、国补到底能省多少?

这次国补的力度不小,覆盖面也比前几批更广。家电类补贴按照能效等级来算:一级能效产品最高直减20%,封顶2000元;二级能效减15%,封顶1500元。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油烟机是老牌热门,而净水器、洗碗机、扫地机器人、咖啡机、热水器、灯具等新兴品类也都被纳入补贴名单。

想象一下,装修完新房要装全屋灯具,一套LED节能灯动辄几千块,加上吊顶灯、台灯、落地灯,算下来可能上万元。如果赶上国补,单件灯具可享10%–20%的直减,整体下来能省下一两千块不止。再比如换台3匹一级能效空调,国补立减,价格甚至比618还低,实打实省钱。

数码产品的补贴同样诱人。单价6000元以内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都能享受15%优惠,最多省500元。一部5999元的旗舰机,补贴后直接变成“5字头”,如果再叠加电商平台的红包优惠满减,价格还能更低。

汽车置换则是大额补贴区。报废旧车换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置换燃油车补贴1.5万元。如果旧车转让再买新能源车,也能拿到1.5万的补贴。对于打算年底换车的朋友来说,现在就该提前准备手续,别等到最后扎堆。

二、国补怎么领?流程并不复杂

很多人以为申请补贴很麻烦,其实现在已经简化到“动动手指就能搞定”。

家电、家居和灯具类补贴,可以直接在京东APP搜索关键词“家电补贴551”,点进去就能看到国补专区,单件最高能减2000元。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补贴入口是京东搜索“数码补贴114”,而手机京东搜索“手机补贴900”,最高立减500元。

小技巧:第一次搜索口令后,系统会记录在“历史搜索”,以后每天点一下,就能直达入口,省去再找的时间。很多老用户就是靠这个方法坚持每天领券。

不过要注意几点:补贴券通常48小时内有效,过期就得重新抢;必须认准“政府监管补贴”或“国家补贴”标识,避免掉进“代抢费”“手续费”的陷阱;部分省份还要求收货地址和申领地一致,跨省下单可能导致补贴无效。

三、为什么之前暂停,现在又恢复?

大家还记得5–7月那段时间,国补突然“刹车”吗?并不是取消,而是因为资金消耗太快,监管部门需要时间做调整。比如山东某市500万额度,一分钟就被抢光;重庆的12亿元家电补贴,15天内就用完。再加上618电商大促,很多产品叠加补贴后价格过低,商家一度断货。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监管部门增加了“身份证+旧机SN码”的双重核验,防止有人钻空子套利。

如今资金重新下发,第三批690亿元已经就位,第四批预计10月追加。全年总规模仍是3000亿元,红包雨还远没有结束。

四、使用场景更贴近生活

这次国补不仅适合换空调、冰箱,也非常适合新房装修和家装升级。比如新婚夫妻布置新家,全屋的灯具、热水器、油烟机、洗碗机都能用国补;老房子翻新,把十年前的老电视换成4K大屏,补贴完价格比二手市场都划算;家里老人手机坏了,买一部千元机也能减去15%,算下来比拼团价更低。

如果你正在考虑汽车置换,那更要抓紧,因为申领流程里涉及到旧车回收证明和发票,办理时间相对更久,越早准备越安心。

五、结语

从国补暂停到国补恢复,国补政策的核心就是“普惠”和“实在”。无论是新房装修需要一批家电灯具,还是日常想换一部手机,抑或考虑汽车置换,这120天都是最佳的出手窗口。

京东APP搜「家电补贴551」国补最高立减2000元。记得提前确认自己符合哪些条件,把入口搜一遍加进“历史搜索”,每天固定时间去抢券,成功率会更高。别忘了国补是“先到先得”,越到年底越抢手,等到最后一波才出手,可能只能看别人晒单。

现在已经把领取国补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了,趁着国补还在继续,把省下的钱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才是聪明消费,不要等到错过才来后悔。

声明:本文为广告非新闻

编辑:侯宜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