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 强化数据领域创新

2025-08-29 07:41

  本报讯(记者 宜欣)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开幕式并作题为《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共谱“AI+”时代华章》的主旨演讲。

  杨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社会加速迈入“AI+”时代,数据要素的价值内涵也随之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数据的规模质量,成为加速AI创新突破的“动力源”。随着AI技术能力、经济效益“两个规模效应”持续释放,数据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凸显,行业数据、交互数据、合成数据等新的数据源正持续推动AI从“能用”向“好用”跃升,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应用的广泛落地。

  二是数据的融合应用,成为激发新经济形态的“催化剂”。海量多维数据能够深刻洞察用户行为特征,精准牵引企业优化服务供给,高效满足深层次、融合化、个性化需求,加速情绪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型消费崛起,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为经济增长开辟新赛道。

  三是数据的安全可信,成为构建数智社会的“压舱石”。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数据防护、隐私保护等需求日益迫切,亟须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统筹好数据发展和安全,为全社会数智化转型保驾护航。

  杨杰表示,信息通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中央企业,中国移动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数据要素的重要部署,全面把握“AI+”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强化数据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一是优化数据高质量供给。依托覆盖全国的算力网络,打造“梧桐”大数据平台,沉淀高价值数据超2000PB,构建全方位、全时空、全场景数据分析能力,年调度量超千亿次。深度参与多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汇聚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超3500TB。

  二是推动数据高效率流通。发布业界首个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数联网(DSSN),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平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打造数据安全可信流通的新模式。目前,数联网已在北京、上海、贵阳等多家数据交易所落地,承载交易量月均超亿条。

  三是加速数据高水平利用。推动大数据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构建覆盖多行业、多场景的数据服务体系。例如,在文旅领域,运用人口分布、出行偏好等数据分析节假日消费趋势,助力地方政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在金融领域,打造反欺诈、信贷风控等数据产品,服务行业客户超170家,年使用量超15亿次;在应急保障领域,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提供人员画像、人口统计等数据分析,为抢险救灾提供精确指引。

  四是保障数据高可靠安全。构建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体系,打造主动防御、实时响应的数据安全防线。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攻关隐私计算、可信计算等关键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识”。建立模型安全评估机制,锻造数据从训练到生成的全链条溯源能力,让AI可知、可信、可控。

  杨杰表示,贵州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也是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在“AI+”时代,这一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中国移动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全力推进400G“九州”算力光网关键枢纽节点、中国移动算力枢纽(贵阳)数据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设立中国移动大数据(贵阳)创新研究院,联合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开展公共数据运营、数据开发利用等创新实践,全面助力贵州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