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企业文化角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探究

2025-08-29 05:44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职工承受的工作、家庭等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单一的说教式企业文化面临新挑战,亟须向更具温度、更贴近个体的方式转变。让企业文化如何从人文关怀和更具温情的角度来促进工作的开展,稳定职工队伍、营造和谐氛围,成为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注心理健康

凝聚团结奋斗的思想动能

  做好职工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利于进一步凝聚职工向心力与战斗力,增强幸福感与归属感,也是企业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工作的必然要求。应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利用调查问卷、谈心谈话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调研,精准把握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与压力源,确保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的放矢”。强化阵地建设,设立独立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针对职业倦怠、人际冲突、情绪焦虑等常见问题进行精准疏导。注重将心理疏导从“干预”转向“预防”,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情绪管理培训,引导职工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从根本上增强职工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注重激励引导

激活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现代企业职工的需求早已超越简单的物质层面,更渴望获得成就感、尊重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企业应把企业文化关怀工作与满足职工的成就感和实现职工的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选树与向上推优过程中,为技能人才、创新能手、一线职工等设定适当比例,分层分级提供各项优待政策,让职工感到干长有奔头、干好有甜头,最终达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双赢。以兖矿能源为例,在行业内率先推行了“四级”技能大师评聘制度,累计评聘各级技能大师200余人,其中首席技能大师6名,年度最高薪酬70万元,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办好民生实事

筑牢和谐稳定的情感根基

  职工的实际问题大多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企业应将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与“我为职工办实事”等活动相结合,切切实实地为职工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积极打造普惠+健康、暖心、服务等“普惠+”工作模式,推动从生活帮扶向综合帮扶转变,从临时型关怀向长效型保障转变。完善困难职工走访慰问、金秋助学、大病救助等帮扶救助体系,常态化开展好子女托管、老人照看、青年交友等暖心服务,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让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力量,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优质的企业文化与人文关怀工作是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既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也能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当职工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便会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企业发展依靠职工,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的良性循环,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夏在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