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长安销量创新高

2025-08-29 00:34

长安深蓝汽车

长安深蓝汽车

8月23日晚间,长安汽车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6.91亿元,同比减少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1亿元,同比减少19.09%。不过,公司核心盈利指标呈现积极信号,扣非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26.36%,毛利率也从同期的13.87%小幅上涨至14.58%。

销量新高 营收利润下滑

2025年上半年,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是喜忧参半的半年。

喜的方面表现在,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整车实现了约135.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6%,创下了近8年来同期销量新高。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9.1%。尤其是在6月,实现了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的成绩。海外市场销量29.9万辆,同比微增5.1%。

对于长安汽车销量的显著增长,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整体基本盘稳固,乘用车、商用车及合资品牌等多品类产品实现协同发展。”

但挑战也随之而来,在销量创下新高的同时,长安汽车却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

事实上,长安汽车这种盈利能力的承压早在2024年就已经初见端倪。2024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5.37%,至73.21亿元。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在营收同比下降7.73%的情况下,逆势实现了净利润16.81%的增长。

张翔告诉记者:“长安汽车的整体战略偏于稳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活下来’远胜于‘逞一时风光’。但相对‘保守’的打法,就使得长安汽车的财务指标易受汽车行业整体环境的影响。”

缺乏爆款 长安压力凸显

2025年上半年,长安汽车虽在营收和利润上承压,但其销量增速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今年1~7月,销量排名前三的车企分别为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累计销量分别为249.03万辆、239.02万辆和164.69万辆,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7.35%、15%和48.84%。长安汽车以156.59万辆的成绩排在第四位,同比增速为4.07%。

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长安汽车也与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有着一定的差距。今年1~7月,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49.03万辆、85.53万辆和76.36万辆,均高于长安汽车的53.17万辆。

从此前制定的年度销量目标来看,长安汽车旗下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分别锚定50万辆、22万辆、28万辆的销售规模。但结合1~7月实际销量来看,除长安启源以19万辆的成绩,达成67.85%的目标完成率外,深蓝和阿维塔的完成情况都略显难看,其中前者目标完成率仅34.06%,后者完成率更低,仅为31.41%。

缺乏爆款产品,是制约长安新能源销量实现实质性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

懂车帝数据显示,近半年来长安汽车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型为售价区间在3.69万元~6.19万元之间的长安Lumin,累计卖出7.87万辆。但同时期,吉利银河星愿卖出22.11万辆,比亚迪海鸥卖出17.97万辆。需要强调的是,后两款车的价格,虽都属于10万元以下,但售价区间分别为6.58万元~9.48万元,和6.38万元~8.28万元。

对于这一现象,张翔分析道:“传统车企的产品创新力需要加强。”

除此之外,高端市场市占率不足,则是长安汽车难以实现品牌“破圈”的另一大短板。

根据记者统计,近半年以来,长安旗下细分车型销量前五的车型,从价格维度看均属于中端市场,且销量前两位的车型仍为燃油车。

主动求变 谋求市场突围

不过,作为在汽车领域深耕41年的“老兵”,长安汽车深谙行业生存法则。无论是新能源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领域的“北斗天枢”计划,还是全球化领域的“海纳百川”计划,都是其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中,为突破“缺乏爆款、高端不足”的瓶颈,主动求变、谋求市场突围的关键举措。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挂牌,成为国资委直管第100家央企。

相关产品与业务拓展规划随之披露:未来5年,长安汽车将推出50余款全球化新能源产品,打造7款年销30万台级大单品;并以SDA平台为核心,拓展无人驾驶、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

中国长安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计划到2030年,中国长安实现整车销量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60%(包括全球市场),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重庆商报综合时代周报、中国经营网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