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理想汽车突传重磅!

2025-08-28 18:24

造车新势力在智能驾驶芯片领域的自研竞赛迎来新进展。

据《晚点Auto》报道,理想汽车已在其自研自动驾驶芯片项目上取得关键突破,旗下M100芯片成功完成流片并进入路测阶段,这意味着理想将成为继蔚来、小鹏之后,又一家实现自研芯片量产上车的中国汽车品牌。

报道称,理想M100自动驾驶芯片于今年第一季度成功完成流片,随后在两周内快速完成了功能与性能测试,目前已小批量安装在原型车上开展道路测试。

在性能表现方面,该芯片在运行大语言模型(LLM)时,单颗芯片算力约相当于两颗英伟达Thor-U芯片;在处理图像识别等卷积神经网络(CNN)视觉任务时,单颗算力更是相当于三颗英伟达Thor-U芯片。

按计划,M100芯片将于明年正式量产上车。

目前,主流电动车企的中高端车型普遍采用英伟达ThorOrin X等智能驾驶芯片,入门级车型则多选用地平线等国内厂商的产品。为更好地匹配自研算法与产品节奏,蔚来、小鹏等企业早已启动自研芯片计划。

蔚来于202312月发布首款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目前已在ET9、新款ES8等多款车型上应用,单颗芯片算力相当于四颗英伟达Orin X之和。

小鹏也于7月推出搭载自研Turing AI芯片G7 SUV和全新P7车型,其中高配版本采用三芯片组合,提供超过2200 TOPS的有效算力。

据悉,理想汽车为自研芯片项目预留了数十亿元预算,覆盖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SoC(系统级芯片)等硬件研发以及软件适配工作。

该项目由公司CTO谢炎主导,其曾任职于英特尔、阿里巴巴和华为。报道称,谢炎致力于通过软件调度最大化释放硬件算力,使理想在芯片性能上实现超越。

有分析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智能化深水区,自主掌控芯片技术将成为车企提升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转载自电车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