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药明康德,卷土重来!

2025-08-28 17:21

(来源:老张投研)

2025年,医药再次成了焦点!

尤其是创新药,频频出圈。

一方面,出海“爆单”!

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许可授权总金额已近660亿美元,一举超越去年全年总额。

本轮出海浪潮中,巨额交易频现是一大特点。尤其是三生制药,凭借一款双抗药物出海斩获12.5亿美元的首付款,直接刷新行业纪录。

另一方面,药物研发捷报频传。

一品红舒泰神广生堂......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药企,均在各自细分领域迎来重大突破。

一品红,痛风新药AR882上市在即;舒泰神,血友病药物STSP-0601纳入优先评审,疗效、安全性更优;广生堂,两款重磅乙肝创新药均已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备受瞩目。

随着产品逐步获批以及商业化放量的顺利进行,上述药企业绩增长或已指日可待。

可见,我国创新药的春天,已然有了苗头。

而在“春天里”,当然也少不了创新药产业链上游的CXO“一哥”——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业务遍及全球,其主要是帮助药企研发、生产药物,即CXO,其实可简单理解为医药界的“代工”,就像富士康、立讯精密一样。

不过这个代工含金量可高多了!

不是拧螺丝式的简单代工,CXO是得帮药企搞研发、筛选潜力药物,同时还需考虑如何将从实验室里做出来的药品推广到工厂去批量生产。

问题来了,这些事,药企为何要找CXO公司帮忙呢?

核心就在三个方面:

一是省成本,创新药研发砸钱多,建厂更贵,外包能大幅压缩开支;

二是抢速度,CXO公司更专业,能压缩研发周期,让药更快上市且生产技术更成熟;

三是躲风险,新药研发失败居多,外包可分摊失败损失,还能灵活调方向。

目前,除了药明康德,我国CXO行业玩家主要还有康龙化成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博腾股份等。

之所以称呼药明康德为CXO“一哥”,主要是因为营收体量上的碾压。

2025年一季度,药明康德收入96亿,同期内凯莱英等5CXO公司合计营收才约72亿,差距显著。

作为领军企业,药明康德展现出了两个突出的特质,成了行业里特立独行的存在!

一个是,业绩韧性足。

2024年,由于地缘冲突、全球医药投融资环境低迷等因素,CXO行业步入寒冬,许多公司业绩大变脸。

比如凯莱英,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5%58%;泰格医药,同期营收、净利润分别降低10%80%......

而药明康德,稳住了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仅同比下滑2.7%1.6%,甚至,扣非净利润还逆势小幅增长。

步入2025年,药明康德,业绩重回增长轨道。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208亿,增长20%;净利润85亿,增速101%

其中,净利润增速这么高,主要是药明康德出售持有的药明合联股权以及及处置部分业务的投资收益。若看扣非净利润,2025上半年公司这一数字为55.8亿,增长26%

所以,别看营收体量大,药明康德的业绩弹性同样也不差。

一个是,盈利能力高。

2025上半年,受益于生产工艺优化以及产能效率不断提升,药明康德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公司毛利率44.45%,较去年同期上升5.1个百分点。

横向对比,药明康德的毛利率也是做到领先。2025上半年,同行中,仅有凯莱英43.49%的毛利率可相提并论,其余像泰格医药、博腾股份等毛利率仅在30%左右。

那么,药明康德到底是如何做到特立独行的?

答案就藏在公司独特的CRDMO模式里。

这是一种将药物发现、研究开发以及生产整合起来的全链条服务,一般企业只做研发或者生产一环,而药明康德提供的是从筛选药物分子到上市的全程保障。

打个比喻,试想建筑行业,同行只卖水泥或只砌墙,而药明康德直接帮客户从打地基到精装修全包了。

通常,客户只要进来开个头,后面工作大概率也会交给药明康德做,这既方便客户降低沟通成本、提升效率,又让药明康德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协同效应降低成本,赚足了所有环节的钱。

2025半年报里,公司也提到了这种模式的引流效应。

要知道,药物研发,越往后阶段越赚钱。据悉,临床三期或之后的订单金额往往是前期的数百上千倍。

所以,随着客户需求持续转化至下一环节,叠加全链条服务优势以及协同效应,药明康德自然就有了强大的业绩韧性以及超越同行的盈利能力。

同时,CRDMO这种独特的模式,也不断为药明康德带来客户与订单,奠定公司增长基础。

客户方面,药明康德已拥有庞大、多样的客户群,不仅覆盖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更与许多小药企展开合作。

据最新披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6000家。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活跃客户约5500家,新增客户约1000家。

订单方面2025上半年,药明康德在手订单566.9亿,同比增长超37%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全球GLP-1等多肽药物以及核苷酸药物的研发需求火热,药明康德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长,2025上半年收入50.3亿,同比增长141.6%,在手订单亦同比增长约50%

为了进一步满足订单需求,药明康德也在加速产能建设。

20253月,药明康德常州及泰兴原料药基地均以零缺陷成功通过北美相关机构现场检查。预计到2025年底,公司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四百万升,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将提升至超十万升

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北美米德尔顿基地建设,计划于2026年末投入运营新加坡基地已于2024年正式开工建设,基地一期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而且,就在202588日,药明康德公告称完成新增发行H股发行,募集资金约76.47亿,其中90%拟用于全球布局和产能建设。

所以,随着订单逐步释放、产能爬坡,独特的商业模式持续吸引、转化客户,未来,药明康德或许还能继续特立独行;

没有一丝丝改变。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