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全球能源新版图上的“德阳坐标”

2025-08-28 14:40

(来源:德阳日报)

今年6月,由在德央企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汽轮机)研制,国内首个高国产化率、同类机组出力最大、效率最高的M701F5燃机(1、2号机组),在广东华电惠州东江顺利投产发电。项目年发电量32.66亿度,可满足100多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重型燃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其研发制造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也是最易被“卡脖子”的关键设备。作为德阳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东方汽轮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首家掌握世界最先进H/J级燃气轮机制造技术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引领我国迈入自主量产主流重型燃气轮机国家行列。

东方汽轮机的突破发展历程,正是“德阳制造”迈向“德阳智造”的生动注脚。

重装之都德阳,正在“全球能源新版图”上定义自己的新坐标

G50重型燃气轮机发运。资料图片

G50重型燃气轮机发运。资料图片

产业地标——中国装备科技城

2023年8月,当“中国装备科技城”的金字招牌正式落户德阳,这座工业城市迎来了历史性时刻。这是继绵阳科技城后,四川又一高等级科技创新平台,标志着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地位获得权威认证。

德阳装备制造版图上,一组数据彰显了其全球分量: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全国60%的核电机组、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清洁高效煤电机组、16%的风力发电机组均为“德阳制造”。在德阳生产的G50重型燃气轮机、1.2万米深地智能钻机等“国之重器”,代表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

走进东方汽轮机新建的燃机智慧制造基地,机器比人更忙碌。这个投运仅一年的基地已建成9条燃机智能制造产线,融合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精密铸造、超音速火焰喷涂、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使燃机总装周期缩短50%,产能提升400%。

“这里具备自主重型燃气轮机核心部件的柔性制造能力,具备年产10台自主燃机配套的能力,已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智慧化程度最高、产能最大的燃机智慧制造基地。”东方汽轮机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副部长王琨说起这些非常自豪。在他身后,机械臂正精准抓取燃气轮机叶片进入机床加工。

未来,将有更多“大国重器”在此诞生。德阳,也正朝着“中国装备科技城”目标昂首前行。

重器矩阵——极限智造的基因密码

旌湖畔,巨大的齿轮雕塑与对岸的现代工厂相映成趣。这座因“三线建设”立市的城市,装备制造血脉已流淌半个多世纪。

在德阳的产业版图上,高端能源装备正成为最耀眼的名片。2024年,全市高端能源装备产值已突破1600亿元。

数字背后,是覆盖所有能源类型的全产业链能力——

水电领域:白鹤滩水电站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百万千瓦机组实现“四个100%”——单机容量100万千瓦、100%自主知识产权、100%国产化、精品率100%。东方电机研制的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突破“卡脖子”技术。

核电领域:“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其核心设备多由德阳企业研制。

风电领域: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全球单机功率和风轮直径最大的17兆瓦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相继下线,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气电领域:F级重型燃机市场占有率达40%,自主研制的50兆瓦重型燃机累计运行超8000小时。

极限制造: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8万吨模锻压机为国产大飞机C919锻造了70%的关键结构件。

特深井钻机领域:东方宏华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2万米深地智能钻机成功交付。

碳捕集技术领域:东方锅炉历时8年研制的世界最大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全球首次试验成功,这一技术的突破,是碳捕集技术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也为全球能源行业深度脱碳提供了全新方案。

德阳制造企业雁阵已然成型。以国机重装、东方电气系企业为龙头,240余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其中包括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8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裂变——从“制造车间”到“策源高地”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德阳制造基因。

目前国内唯一、全球领先的叶片加工黑灯产线于2022年8月在东方汽轮机投入使用,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机器视觉等先进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此。

“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9%,设备利用率达90%。24小时全天候,智能化系统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王琨如此形容这条黑灯产线。

目前德阳已建成78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65户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占全市规上企业的30%。

创新硬实力的背后是高能级平台支撑。我市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成功突破一批具有重大带动和战略引领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标志性清洁能源装备,部分产品质量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众多创新成果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聚焦长寿命高温材料、大规模物理储能、先进极限制造工艺等51个国家和省级清洁能源装备领域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累计攻克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552项,其中72项达国际一流水平、26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今年7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东方电气集团连续两年入围榜单,获评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目前该集团已重组成立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能源中小燃气轮机产业链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中心,并与怀柔国家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

从1994年到2025年,德阳装备制造用30年完成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规模:累计出口超1亿千瓦发电设备,石油钻机占全球15%市场份额,充电桩覆盖100国;

技术:万米钻机、26兆瓦风机、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等“大国重器”全球首创;

模式:BOT、EPC、AI+制造等方案输出,实现从产品到标准的跨越。

如今,“德阳智造”正在“全球能源新版图”上继续书写着荣光:重型燃机正以64%的热效率刷新世界标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与18兆瓦海上风机共舞于大湾区……

7月19日,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的消息传来,东方电机年轻的工程师赵通眼里燃起了激动、兴奋的光芒:“雅江水电工程将建设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这是一项世纪工程,是我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举措,我们期待成为参与者、建设者!”

从“制造”到“智造”,从“车间”到定义“全球能源新版图”——这,就是重装之都的新坐标!

德阳传媒记者 | 伍玲 杨晓兰 付惠远 刘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