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8 16:16
近日,阳光保险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其核心业务价值增长且结构持续优化,多家券商给予其“增持”评级。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阳光保险实现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长5.7%;保险服务收入324.4亿元,同比增长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7.8%。集团内含价值达128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
内含价值是衡量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当前保险行业高质量转型的阶段,阳光保险实现内含价值两位数增长,其动力来源值得关注。
寿险NBV同比增长近五成
“知心阳光”战略推动客户增长
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阳光人寿在可比口径下的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增长47.3%,达到40.1亿元。今年实际披露的NBV较去年同比上升7.0%,无论调整前后均实现正增长,表现优于部分市场预期。寿险合同服务边际(CSM)余额为5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
阳光保险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上半年阳光人寿持续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多业务条线协同推动公司转型升级。经营效能进一步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负债成本有效控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阳光人寿个险总保费收入153.4亿元,同比增长12.1%,新单保费34.4亿元。因保险服务业绩同比增长15.6%,阳光人寿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增长5.6%。
个险方面,公司业绩报告表示深入推进“一身两翼”战略,实施差异化管理,拓展职业领域创新模式,构筑持续价值增长基础。推动营销队伍转型,加强多元产品销售能力,依托“浮动收益+风险保障”双产品策略优化业务结构。报告期内,浮动收益型与保障型产品占比超过50%。
在队伍建设方面,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夯实传统队伍基础,提升基层机构管理能力;精英队伍坚持高标准人才选拔,完善客户运营体系,通过多元拓客与差异化服务提升整体活动水平。活动人力基本持平,但人均产能持续提高。
2025年上半年,月均人力5.0万人,传统队伍活动人均产能2.4万元,新人活动人均产能1.8万元。精英团队中月均活动人力同比提升4.7%,人均产能达传统队伍两倍以上。
银保渠道方面,业绩报告显示阳光人寿继续推进价值导向战略,加速业务转型,产品结构明显优化。银保渠道总保费收入354.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新单保费128.7亿元。新单期缴保费中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27.1%,提高11.0个百分点。活动网点数同比增长7.6%,活动人力提升2.1%,活动人均产能15.3万元。
在客户经营方面,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阳光人寿深化“知心阳光”战略,启动客户需求感知计划,依托客户体验官开展广泛调研,优化客户分类经营体系,完善产品与服务布局,提升客户体验。中高客户经营稳步推进,有效保单首年标准保费达15万元及以上的客户数增长20.5%,5万元及以上客户数增长17.5%。
产品方面,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把握新经济周期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全面升级产品战略。在养老金融方面,创新产品设计,完善个养产品矩阵,拓展高龄客群,匹配养老保障需求;健康保障方面,重点布局医保目录外的创新药、特药保障,适应医改背景下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财富管理产品持续优化,形成4大类13款产品矩阵,拓展浮动收益型产品,满足客户多元财富管理需要。
非车业务占比过半
财险综合成本率优化
据公告,2025年上半年,阳光财险坚持“稳中求进、质量优先”的发展策略,加快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的创新布局。业务规模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阳光财险原保费收入252.7亿元,同比增长2.5%。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0.3个百分点至98.8%,助力承保利润提升。实现承保利润2.9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
在行业发力非车业务的背景下,阳光财险同样着力推进业务结构优化。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5%,占比50.6%,提高4.5个百分点。
车险业务依托“智能生命表”升级优化,也实现了一定增长。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提升风险定价与资源分配能力,建立新能源车险专属生命表,实施四大场景发展策略,深化渠道转型,强化理赔与风控融合,车险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2025年上半年,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5.0亿元,家用车与新能源车险占比分别提升3.0和2.1个百分点;承保综合成本率98.1%,优化1.6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2.6亿元。
非车业务中,健康险和意外险增长较快。公告显示阳光财险积极融入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社商融合,扩大政策性健康险覆盖范围,坚持产品创新,支持中高端客户灵活配置保障。2025年上半年,意外伤害和短期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20.0%,承保综合成本率97.7%,实现承保利润0.79亿元。
保证保险业务也实现较快增长。公告表示公司审慎发展融资性保证保险,提升风控能力,优化业务结构。2025年上半年,保证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34.9%;承保综合成本率99.3%。
二十年持续践行社会责任
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
以实干践行“五篇大文章”,阳光保险将金融资源重点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低碳运营、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努力。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投资余额超48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1.2万亿元。阳光保险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聚焦各类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包括通过保证金保险替代传统担保,帮助企业减负降本。
在乡村振兴方面,提供农业保险、涉农保险和乡村人口人身保险共计830亿元,助力粮食安全与乡村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336个项目提供风险保障739亿元,覆盖63个国家和地区。
在科技金融方面,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370亿元,覆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全链条。
普惠民生侧,阳光保险不断丰富保险供给,覆盖新市民、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大病保险、惠民保、长护险、防贫保等各类普惠性保障16万亿元,向近60万人次支付赔款约2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保险+投资”双轮驱动支持绿色发展。绿色保险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保障近7.5万亿元,支付赔款约27亿元;绿色产业投资余额超过640亿元,其中绿色投资超220亿元。
在公益践行方面,公司依托保险与医疗健康资源,广泛开展助学、助老、济困等公益活动。2025年上半年,动员志愿者5029人次,服务总时长13399小时。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在全国25个省份援建博爱学校77所;持续推进“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累计培训乡村医生23291人次。自2010年开始实施的父母赡养津贴已惠及员工父母超过7万人。
从目前已公布中期业绩报告的企业来看,在保险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行业头部主体正驱动发展范式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创造升级。其实践印证了保险业高质量转型的核心方向——即通过结构优化、效率提升与责任担当,重塑金融服务的实体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