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8 13:07
运营商财经网 吴碧慧/文
近期,关于“某某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发布了相关行政处罚决定,最终中国电信旗下子公司不仅中标结果被废,还将面临罚款。具体细节如何?
电信旗下孙公司以低价拿下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原本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发布的一则智慧城市政企项目。项目旨在整合某某市现有信息化资源,如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渣土系统等,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和指挥监督,推动数字化转型,预算规模为402.58万元。
此后,中国电信旗下中电鸿信以312万元的报价成功拿下项目,足足比预算低了90万。这对于400万的项目而言,差额算不小的。
中电鸿信成立于2007年,是中电信数智科技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中电信数智科技公司则是中国电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主要聚焦的正是政企业务领域的智慧化转型需求,同时也承担中国电信系统集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电信软件研究院职能等。
因提供虚假材料被废标还要罚款?
然而,在今年3月就已发布了关于中电鸿信等4家投标商的行政处理,均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行为。”
而中电鸿信不仅中标无效,还在前不久面临了行政处罚:处以本项目采购金额千分之五的罚款,即20129元,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电鸿信首次因“虚假材料”失利。2024年,淮安市的一则预算1700万的智慧城市招标项目也曾遭遇类似情况。
当时,中电鸿信以1090万元的报价中标,然而却遭到移动投诉,投诉内容为“虚假响应招标”,最终中电鸿信被废标。
显然,中电鸿信虽然自身提供“虚假材料”有问题,但多半也是友商举报而被查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