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8 12:40
8月26日晚间,劲仔食品(003000.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归母净利润1.12亿元。报告期内,劲仔食品凭借核心品类稳健增长、渠道革新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加速突破,构建结构性增长动能,彰显品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战略定力。中报公布同时,公司拟派发现金分红4472.89万元(含税)。公司上市以来,共计分红6.38亿元(含拟分红),约为首次公开发行募资净额的4倍,进一步向投资者传递信心,展现公司高质量发展价值。
产品创新力筑牢发展基本盘
从产品维度来看,公司秉持“好吃又健康”的产品研发策略,聚焦“三0三减富营养素”,持续推出健康标签新品,已落地充氮锁鲜DHA深海鳀鱼、可生食溏心鹌鹑蛋、益生菌豆干等多个首创品类,部分升级产品已进入胖东来体系,且销售情况良好,健康零食的增长潜力在核心渠道得以验证。此外,据劲仔食品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已开发多款魔芋类新品,作为“轻食+健康”的代表品类,在今年魔芋产品规模稳步扩大的基础上,劲仔推出的新品有望成为又一爆款系列。
从业绩表现分析,上半年,公司鱼制品品类依旧保持稳健增长,营收同比增长7.61%至7.57亿元。核心单品“劲仔深海鳀鱼”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占率,2017年至2024年销售规模稳居休闲鱼制品领域行业第一。从原料端的深海捕捞到产品端的创新迭代,劲仔食品通过“国民小鱼干”的情感链接,将鱼制品作为企业穿越行业周期压舱石。
与此同时,豆制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61%至1.15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1.53%至32.48%。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推出多款创新豆干产品,包括零防腐剂、益生菌点浆的“周鲜鲜”鲜卤豆干、虎皮豆干、鲜拌摇摇干等。在竞争逐渐白热化的休闲零食赛道上,豆制品凭借天然植物蛋白优势在近两年内迎来规模扩张。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到2025年休闲豆干制品行业规模将达到246亿元。劲仔食品凭借旗下品牌“周鲜鲜”短保豆干,以“新鲜+健康”双引擎切入增量市场,获得消费者广泛好评。
在禽类制品板块方面,上半年营收录得1.96亿元,创新产品的突围表现亮眼。“七个博士”作为行业首创无抗生素可生食溏心鹌鹑蛋品牌,填补了传统鹌鹑蛋市场的高端空白,也为产品同质化及低价竞争严重的蛋制品赛道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下半年,劲仔食品计划逐步将鹌鹑蛋产品全面升级为“无抗生素”产品,打造更具质价比的产品。
推动产品创新进程不断加快的是劲仔食品在利润短期承压背景下却在研发投入上逆势加码的关键决策。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达2579.68万元,同比增长17.78%。在健康创新方面,公司已建立行业领先的研发体系,依托多个科研平台,研究形成优质蛋白、“三减”、零添加、富营养素(叶黄素、硒、DHA、Omega-3)等健康研发体系,并在鱼制品、鹌鹑蛋、豆制品等优势品类上累计获得约80项专利技术。
新渠道拓展构筑发展强支撑
产品力是劲仔食品作为休闲零食行业领军企业的核心驱动力,而不断延伸的渠道布局则是公司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力。目前,公司已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统现代并举”的全渠道网络,在渠道覆盖广度和深度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线下渠道方面,公司拥有超3500家经销商,织密全国30万个终端“毛细血管”,形成流通、KA、BC、CVS、零食专营等多渠道协同发展的格局,报告期内,公司线下销售营收为9.39亿元,同比增长0.85%;毛利率增长0.16个百分点至29.99%。
在新兴渠道方面,公司与鸣鸣很忙、万辰集团等超100家零食专营系统合作,覆盖超4万家终端门店,报告期内,公司在该渠道营收同比增长超50%。并计划下半年加快新品铺市,通过经典单品与大包装产品的组合拳,助推量贩零食渠道实现月销爬坡。
此外,公司在线上渠道布局呈现“精准运营+多维拓展”的特点,现已覆盖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B2C平台,京东京喜通、1688等主要B2B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小象超市、惠宜选等即时零售平台。上半年,公司线上销售营收为1.85亿元。在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休闲零食行业增长驱动的当下,劲仔食品通过对新兴消费场景的精准把握与高效布局,上半年直营营收达到3.32亿元,同比增长9.24%。
与此同时,品牌全球化布局是公司的另一重要优势。公司通过本土化运营海外品牌“Jin's劲仔”,在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劲仔产品已出口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海外自营同比增长超40%。随着海外渠道的持续渗透与品牌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劲仔食品逐步实现从“国民小鱼干”向“全球零食玩家”蜕变。
聚焦产能建设,劲仔食品平江智能工厂引入全球顶级智能化产线和 MES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实时监测与管理,从根源上实现生产效能提升,日均产能已突破千万包量级。劲仔食品通过智能制造提前锁定下一个增长周期的主动权。
国金证券表示,中长期看好公司扎实的渠道基础、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等多维能力,利润率有望在成本下行、规模效应释放后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