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8 11:04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133家,同比增长14.1%。这期间,重量级外资企业高管纷纷访华,如英伟达总裁兼CEO黄仁勋、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杰米·戴蒙、辉瑞公司董事长兼CEO艾伯乐、诺和诺德全球董事会主席龙海歌等。
为什么外资企业持续提升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这意味着什么?
外资企业不断深化在华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两个中国发展关键词密切相关。
很多在华发展的外资企业都属于当前全球热门的高附加值行业,比如人工智能、金融服务、高科技制药等,并在各自行业内居领先地位。
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
在这一框架下,上述行业都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重要着力点。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活力。从加紧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到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相关工作正在不断推进。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进一步体现出与外资企业携手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中国也愈发具有投资兴业的吸引力。中国与外资企业的关系,成为一场“双向奔赴”。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4年,公司在华全年业绩为185.01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19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GLP—1药物贡献72.48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75亿元),同比增长19%。多款药物在华申报或获批上市。
胡润研究院于2025年2月发布的《2024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显示,2023财年,苹果、高通、特斯拉、沃尔玛、英特尔、博通和英伟达等7家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营收规模达百亿美元以上。其中,苹果以725.6亿美元的营收位居首位。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025年主体评级报告显示,该行保持良好的业务收入水平。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人民币,2024年收入水平较2023年稳中有升。
外资企业也在通过高管访华开启更多机遇之门。2025年7月,英伟达宣布将恢复H20 GPU在中国的销售,并计划最早于同年9月推出一款专为中国设计的全新人工智能芯片。这被认为与黄仁勋本年度三度访华密切相关。
此外,外资企业高度关注在华发展,反映了在当今国际经贸形势下,合作提升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性。
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应时而生。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由中国贸促会主办,邀请全球嘉宾共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光明前景。
今年7月,第三届链博会在北京举办。不少外资企业作为链博会“老朋友”带来“吸睛”新展示。
“链博全勤生”诺和诺德呈现了公司在中国30余年的发展成果,并在展会上与多家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在生产、物流、打造创新生态圈等方面达成合作,助力进一步推动供应链本地化,建设全场景的健康管理生态系统。
苹果公司已经连续三届参加链博会,今年携欣旺达、山东创新、杰士德三家中国供应商亮相,共同展示在携手推动智能制造、环境保护和员工发展等多方面的最新成果。
外资企业“新面孔”也不断加入链博会。
首次参加链博会的英伟达吸引全场关注。中国首展的个人桌面AI超算DGX Spark、智能汽车控制系统DRIVE Thor、搭载英伟达“计算单元”的机器狗……未来感扑面而来。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从人民大会堂的握手到链博会的展台,每一次跨越山海的奔赴,都在共同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未来。
下一站,故事仍在中国,机遇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