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27 18:44
收购普利司通沈阳一个月后,赛轮轮胎启动改造扩建。
8月25日晚,赛轮轮胎发布公告称,拟投资17.01亿元建设“赛轮新和平年产33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及2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并对其增资不超过5.2亿元。
此前,赛轮轮胎刚刚官宣拟在埃及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海外扩大全球化布局,国内加速行业资源整合,赛轮轮胎近期的战略布局,折射出其加速扩张的清晰路径。
青岛上市企业观察第612期
赛轮轮胎为何加码沈阳?
赛轮轮胎此番加码沈阳,源于一个月前的一次“抄底”收购。
7月14日,赛轮轮胎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简称“赛轮沈阳”)将以2.65亿元的价格,收购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普利司通(沈阳)轮胎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日,赛轮沈阳与普利司通中国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7月31日,双方完成股权交割。同日,普利司通沈阳正式更名为赛轮新和平(沈阳)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轮新和平”)。
随后,为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赛轮轮胎迅速制定了对赛轮新和平的改造扩建计划。一座沉寂了一年的轮胎老厂,因中国资本的注入焕发新生。
根据公告,项目投资总额达17.01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2.64亿元、流动资金4.33亿元、建设期利息398万元。同时,为满足该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赛轮沈阳拟对赛轮新和平增资不超过5.2亿元。
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3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及2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
据财务分析评价结果,项目完成后预计将实现年营业收入32.93亿元、净利润2.31亿元,项目净利润率为7.02%,投资回收期为5.66年。
这一回报预期颇为可观,显示出赛轮轮胎对项目盈利能力的信心。而这一切,建立在此前便具备年产170万条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普利司通沈阳公司成立于1996年3月,是国际轮胎巨头普利司通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轮胎厂。2024年1月26日,普利司通宣布终止该公司的运营后,依旧持有工厂现有的土地、厂房及设备等优质资产。
随后,该工厂年产170万条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产能基础和39.49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因收购转移至赛轮轮胎手中,彼时赛轮在公告中明确,“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调整管理层,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资产,结合发展战略确定具体建设项目。”
停产一年的工厂为赛轮避免了复杂的员工安置问题,加上其本身所具备的产能基础,为赛轮快速重启生产奠定了基础。据悉,此番赛轮轮胎新项目的布局,将在赛轮新和平原工厂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较新建项目减少了投资金额、缩短了项目建设期。
对于此次投资对公司的影响,赛轮轮胎认为,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产能布局,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品供应,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赛轮新和平和赛轮沈阳工厂位置相近,可以有效发挥协同优势,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海外自主扩建
在加速推进赛轮新和平项目同时,赛轮轮胎的海外建厂步伐也未停歇。
8月14日,赛轮轮胎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及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需要,拟在埃及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
埃及项目总投资2.91亿美元,预计建设周期18个月,规划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及6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为保障项目资金需求,赛轮轮胎计划通过香港、新加坡、欧洲三级子公司进行增资,总额不超过1.75亿美元。
这已经是赛轮轮胎全球化战略的第五块拼图。作为中国首家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赛轮轮胎此前已在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地布局。
截至2024年底,赛轮共规划建设年生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胎、1.06亿条半钢子午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产能。2025年上半年,公司印尼、墨西哥工厂首胎陆续下线。
近年来,海外市场已成为赛轮重要的收入增长极。2025年上半年,赛轮轮胎实现营业收入175.87亿元,同比增长16.05%;归母净利润为18.31亿元,同比下降14.90%。
其中,境内主营业务收入39.80亿元,同比增长9.21%;境外主营业务收入达134.13亿元,同比增长18.72%,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对于上半年的净利下降,赛轮轮胎也在半年报中披露,是因为受到国际贸易壁垒、原材料价格及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并表示,未来将通过不断优化海外产能布局、加大高附加值产品推广力度等措施,以尽量减小相关因素对业绩的影响。
在这个国际轮胎巨头纷纷调整全球布局的关键时期,稳步扩张的赛轮轮胎展现出逆势增长的绝对竞争力,业已成为中国轮胎企业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中坚力量。
而随着印尼、墨西哥工厂首胎下线,埃及生产基地的规划启动,以及赛轮新和平项目的快速推进,赛轮轮胎的全球产能布局正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