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首日暴涨36%!国资力挺储能新王者登陆港股

2025-08-27 15:43

(来源:储能网)

中国储能网讯:

8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一匹储能领域黑马——双登股份(06960.HK)正式敲响上市钟声。这家深耕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的领军企业,以每股14.51港元的发行价登陆港交所主板,开盘即涨超50%,最终收涨36.5%

双登股份此次IPO全球发售5855.7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3876.25倍认购,一手中签率仅0.06%,国际发售同样录得18.75倍超额认购。招股结果显示,145家国内外知名机构投资者踊跃参与,包括主权基金、长线基金及产业资本,个人投资者更是以3886倍的认购倍数刷新港股纪录。最终,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7.56亿港元,其中泰州市政府全资控股基石投资者三水创业投资认购超1600万股,彰显国资背景对储能赛道的信心。

市场热捧的背后,是双登股份在细分领域的绝对话语权。这家企业堪称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领头羊2024年其凭借11.1%的市场份额傲立行业之巅。

从客户结构来看,双登股份已构建起覆盖全球通信与互联网领域的立体化合作网络:不仅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内通信基础设施核心供应商,以及阿里巴巴、京东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形成深度协同,更将合作触角延伸至爱立信、沃达丰等国际通信运营商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20251-5月期间,该业务板块实现跨越式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达120%,不仅刷新了行业增速纪录,更完成对传统通信业务的超越,正式确立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双登股份的成长轨迹,深刻诠释了技术预判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价值。这家以铅酸电池技术起家的企业,早在1990年便通过首创全密封免维护技术,重构了传统储能电池的应用场景。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基础设施对储能系统提出的严苛要求——既要满足瞬间高功率输出,又需实现超长循环寿命,双登股份在2018年以前瞻性视角启动技术转型,成功突破磷酸铁锂体系关键技术,构建起覆盖45Ah587Ah容量区间的全系列电芯产品矩阵,并同步建成10GWh级智能化生产线。

2025年,双登股份自主研发的半固态液冷储能系统Power Warden3.0正式发布,凭借6.25MWh单舱容量、416Wh/L电芯能量密度,成功斩获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集采订单。

在新型电池技术领域,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通信用低温智能钠离子电池取得里程碑式进展:该产品可在-40℃至60℃极端温域内稳定运行,循环寿命突破4000次,目前已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区及英国、越南等海外市场实现商业化部署。

双登股份构建的"铅酸-锂电-钠电"三维技术矩阵,使其成为储能行业为数不多跨越多个技术代际的企业。该战略既通过铅酸技术体系巩固了数据中心瞬时放电场景的性价比护城河,又依托锂离子电池技术切入AI算力中心、电网侧储能等高增长赛道,更借助钠离子电池技术开拓超宽温域应用场景,形成传统赛道深耕与新兴领域开拓并举的发展格局。

登陆港股只是双登全球化征程的起点。根据战略规划,此次IPO募资将形成"技术深耕+产能布局+市场拓展"三位一体的投入结构其中35%资金直接注入研发体系,聚焦固态电池、智能BMS系统等前沿技术攻关;40%募资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产线建设,精准卡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热土;剩余15%则强化海外销售网络建设,形成覆盖重点区域的快速响应能力。

这一布局恰逢全球储能需求爆发期。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将从2024年的746.8GWh激增至2030年的6810.1GWh。其中,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2030年达209.4GWh,是2024年的12.7倍。双登股份凭借技术积淀与产能布局,正从通信储能专家全球智算能源服务商蜕变。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双登股份的上市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储能行业的价值判断正经历深刻重构。过去,储能企业的估值往往与产能规模、市场份额直接挂钩,但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投资逻辑已转向对技术纵深与商业闭环能力的综合考量。这一转变要求企业必须突破"规模至上"的传统路径,在三个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

首先,技术创新需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布局。锂电技术虽占据主流,但钠电的性价比优势、液流电池的长时储能特性正形成互补效应。企业需建立多技术路线并行研发机制,通过材料革新、系统集成等手段提升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同时降低度电成本。

其次,场景渗透能力成为验证商业模式的关键。电力调峰、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不同场景对产品形态、控制策略、服务模式的要求截然不同。企业需建立"技术-场景"的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实际项目数据优化算法模型,形成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最终,全球交付体系的构建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从欧洲碳关税政策到美国新能源补贴,从东南亚制造业转移到非洲电网薄弱地区,不同市场的政策环境、标准认证、服务需求差异巨大。企业需打造覆盖本地化生产、跨区域物流、全生命周期运维的全球化网络,将技术优势转化为适应各地规则的交付能力。这种软硬实力的融合,将成为储能企业突破内卷、赢得长期价值的核心筹码。

作为港股“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双登股份的上市不过是其波澜壮阔征程的崭新起点。当下,AI算力需求如汹涌浪潮般持续攀升,储能市场正站在新风口,既孕育着无限发展机遇,也潜藏着诸多未知挑战。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林立、竞争白热化的储能红海市场中,双登股份能否凭借独树一帜的技术组合拳与高瞻远瞩的全球化产能布局成功突围,这不仅决定着其自身能否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铸就辉煌未来,更将成为检验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战略成效的关键标尺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