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低成本锂盐产能爬坡,盐湖提锂预计超过20万吨

2025-08-27 18:50

当碳酸锂期货价格因停产消息触碰9万元/吨新高后,市场对碳酸锂的价格预期需要再一次修正。

近期除了有江特电机的复产消息外,多个锂盐项目产能处于爬坡节奏,稳定了碳酸锂的供应面。

新增26万吨碳酸锂供应

中国五矿4万吨锂盐蒸汽输送项目正式开工,10月前将全面释放中国盐湖11.5万吨/年锂盐产能。

川能动力所属的德阿锂业已于7月成功调试产出合格电池级锂盐。该项目依托李家沟锂辉石矿,其1.5万吨/年碳酸锂与1.5万吨/年氢氧化锂产能,预计在8月全面达标达产。

赣锋锂业位于四川宣汉县的锂辉石提锂项目预计今年达产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4.5万吨。

此外,按照计划,紫金锂元将在12月投产以粗制碳酸锂为原料的2.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雅化集团的3万吨氢氧化锂新产线也将在年内建成,该项目以“自控锂矿+外购锂矿”提供资源保障

上述五个项目将为全年新增17万吨锂盐产能。

市场预计,2025年国内将新增26万吨碳酸锂供应,总产量将达到80万吨,占全球产量近七成。

盐湖提锂潜力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降本的共识下,低成本锂盐产能占比正在上升。

从目前来看,盐湖提锂是锂盐新增产能的重要来源。由于盐湖提锂单位经营成本低,位于全球锂成本曲线左侧,正成为市场的刚性供给。

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长期以来受限于技术瓶颈资源利用率不足30%。随着中国五矿4万吨锂盐项目的配套蒸汽工程落地,这将与已完成的吸附提锂装置形成 "黄金组合",使锂收率提升25%,单吨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1.2万元。

上述4万吨锂盐项目全部达产后,中国五矿在国内盐湖提锂市场的份额也将从8%跃升至15%以上。

海外供应方面,近年来,赣锋锂业大力布局低成本锂矿,Mariana盐湖2万吨氯化锂产能在今年初正式投产,下半年逐步稳定供应氯化锂产品。紫金矿业3Q盐湖一期2万吨产能计划25Q3投产。

目前国内正在加速国内盐湖提锂资源,去年诞生中国盐湖成为我国第一家以“盐湖”命名的大型央企,这更加坐实了盐湖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通过央企的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开发,可以有效降低其开发难度。盐湖提锂虽然有明确的成本优势,但其不确定性在于项目前期的大量投入建设。

西藏矿业为例,其扎布耶二期项目的在试投产一年多后,尚未有达产的实质性进展。今年,西藏矿业将生产目标下调至锂精矿5000吨,生产碳酸锂产品7000吨。

项目承包方东华科技表示,扎布耶二期目前未正式投产的主要原因在于配套建设的能源设施尚未全面竣工。

目前盐湖提锂的成本在每吨3万至4万元,但在供应端上,成本在每吨6万至8万元的矿石提锂仍占主导。

今年2月,新疆大红柳滩锂矿项目重介投料试车成功,首批锂辉石精矿产品经检测达标。推测总资源量约2500万吨LCE。首采区已探明锂辉石矿石量5000万吨、氧化锂量70万吨,全部勘探完成后预计矿石量达1亿吨、氧化锂量150万吨。

志存锂业一期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计划至2025年将总产能突破50万吨。其“一步法提锂”技术可降低每吨成本8000-10000元,显著提升毛利率。

近期,锂辉石价格呈现先抑后扬、波动加剧的态势。

8月中旬,锂辉石价格迎来爆发式反弹,市场均价从 5550元/吨飙升至7500元/吨,单日涨幅达 4.7%,创年内最大周涨幅。国际市场同步上涨,澳大利亚锂辉石精矿(CIF 中国)现货价从7月初的600美元/吨升至8月接近800美元/吨。

从目前现货市场来看,碳酸锂价格徘徊在8万元/吨的中枢,辉石提锂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云母提锂则在成本压力和政策调整双层夹击下,产能进一步萎缩。

在新《矿产资源法》下,低品位矿山资源税成本骤增3-5倍。宜春地区约六成锂云母矿的氧化锂品位低于0.4%,完全成本超过12万元/吨,陷入开采即亏损的困境。

业内预计,2025年江西锂云母产能可能萎缩50%以上,产量将减少至7.9万吨LCE,形成阶段性的供应真空。

对此补位的辉石提锂产能预计突破55万吨LCE,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成为绝对主力。同时盐湖提锂产能加速释放,青海盐湖全年产能预计将提升至20-25万吨LCE,增量在4.5至5万吨

过剩幅度或将收窄

有观点认为,2025年将是锂盐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最后一年。

未来,上游产能释放与终端需求的扩张的“追及”将决定着碳酸锂价格拐点。

从近期来看,下游的去库存逐渐传导至碳酸锂。

8月21日,国内碳酸锂周度库存处于14万吨高位,环比略减少0.5%。

与此同时,中游的正极材料库存周期为一周左右;下游动力电池库销比也处于近期中值,储能电池库存已经处于近年低位。

从开工率看,近期除了锂辉石产碳酸锂开工率有所上扬,碳酸锂周度开工率下探至50%左右。国内电池材料7月开工率则略有上升。

综合来看,碳酸锂供给过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但其过剩的幅度在2025年或将有所收窄。

GGII预计2026年下半年锂盐价格有望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政策出手为过去产能剧烈扩张降温,同时托底了碳酸锂的价格预期。高成本产能出清、低成本产能进入,碳酸锂价格仍在跷跷板的两头寻找新平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